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六讲得寸jin尺(4/5)

以大家都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做周文王,儿子做周武王吧,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不同意。吕先生说,曹操说吾为周文王,正见得曹操不肯篡汉;至于说他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儿子,吕先生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岂非梦呓”?他说你们这是说梦话。这个地方我是不太弄得懂、弄得清楚,我对吕先生是最为敬重的,我以前的讲座也多次引用吕先生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说曹操没有把这个事儿留给他儿子,好像也不大说的过去。

那么我的看法是这样,这个曹操当不当皇帝的事情,我总结了“四有”就是“有想法,有资格,有条件,有障碍”当然说曹操有这个想法是我的主观推测,讲清楚,因为他有没有这个想法,天知道呢,又不能找他来问,也没记载。但是,你说这个人做到那个份上了以后都不想,好像总是不太说得过去吧,对不对。第二,有资格,这个也不用讨论了。有条件,那更不用讨论了。那么有什么障碍呢?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里面讲了四个障碍。

第一,曹操青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这个“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节目前面讲过的《一错再错》,我们讲到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都在皇帝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而且这三件事情曹操都是不以为然的,而且曹操认为随随便便换皇帝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这个观点可能到他晚年他还有。第二点,就是曹操世受汉恩,他们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汉王朝的恩宠的,他报恩的思想可能还是有的,至少不忍心下手。第三点,就是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说我曹某人就是想做个齐桓公、晋文公,我绝不会篡汉的。赌咒发誓那么多次,最后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啊,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就是曹操盘算了一下,发现他称皇帝不合算,为什么呢?他太清楚刘备、孙权是什么人了,他非常清楚只要我曹某人一称帝,刘备、孙权马上跟进,最后篡汉的罪名我曹某人背上,他们安安全全地去当皇帝,这不能便宜这两个小子,对吧。第二点,我曹操虽然现在不是皇帝,但我代表中央啊,刘备、孙权这些人,他再怎么说他只能算是地方。如果我当了皇帝,他们也跟着当皇帝,那他们地方变中央了,我跟他们的关系就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对方的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这也不合算。

这个就是张作耀先生总结出来的四个原因,我可以把它总结为十二个字,就是“不吉利,想报恩,难改口,不合算”但是我私下里以为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自惭形秽,他形象不好,长得太差了,个子又矮,估计脸蛋也不怎么样。这个现在听起来很可笑,有人要攻击我说又信口开河了,其实要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就知道,那个时候是确实很重形象的,如果一个人形象太差了当皇帝,下面就会议论,议论的话叫做“望之不似人君”看上去不像,这恐怕也是个原因。

所以建安二十四年,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引《魏略》这本书的记载,说这一年孙权上了一封劝进表,劝曹操当皇帝。那么曹操把孙权的这封信拿来给左右看了一下,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这小子是放肆地把我放在炉子上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