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哭冯至先生(2/3)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中,我们虽为朋友,我心中始终把他当老

我不能忘记那奇妙的莫山。有一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编委会在这里召开。冯先生是这一卷的主编,我是副主编,我们俩都参加了。莫山以竹闻名,声震神州。我这个向来不作诗的“非诗人”忽然得到了灵,居然写了四句所谓“诗”:“莫竹世界,遍山绿琅Q龉厶砀龈觯┦游ㄍ磐拧!笨杉褡痈业挠∠笾睢T诮粽诺厣蟾逯啵彝胂壬惺焙蛞驳缴缴先プ咦摺0滋焯ぷ排艿闹裼埃棺叩椒路鹉苊雎躺挠蚶铮挥惺焙蛟谙赣曛校惺焙蛟谙ρ粝隆N颐撬嬉馓缸呕埃械挠肷蟾逵兀械氖巧咸煜碌兀匏惶浮?

“时势造英雄。”解放这一个时势,不久就把冯至先生和我都造成了“英雄”不知怎样一来,我们俩都成了“社会活动家”甚至“国际活动家”都成了奔走于国内外的开会的“英雄”我是一个格内向的人,最怕同别人打。我看,冯先生同我也是“伯仲之间见伊吕”他本不是一个际家。如果他真正乐此不疲的话,他就不会用李后主的词来说“怪话”这一是用不着怀疑的。

我不能忘记那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西安丈八洵国宾馆。西安是中国古代几个朝代的都会,到了唐代,西安简直成了全世界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大量的外国人住在那里。唐代诗歌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的产品。今天到了西安,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到都是唐诗的遗迹。谁到了灞桥,到了渭,到了那一些什么“原”不会立刻就联想到唐代许多脍炙人的诗句呢?西安简直是一座诗歌的城市,一座历史传说的城市,一座立即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城市。丈八洵这地方,杜甫诗中曾提到过。冯至先生本人是诗人,又是研究杜甫诗歌的专家。他到了西安,特别是到了丈八洵,大概会和受应该比别人更多吧。我们这一次是来参加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的年会的,工作也是颇为张的。但是,同在莫山一样,在张之余,我们也间或在这秀丽幽静的宾馆里散一散步。这里也有茂林修竹,荷塘小溪。林中,池畔,修竹下,繁旁,留下了我们的足迹。

够了,够了。往事如云如烟。像这样不能忘记的回忆,真是太多太多了。像这些不能忘记的地方和事情,也真是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的脑袋好像就要爆裂的程度。现在,对我来说,每一个这样的回忆,每一件这样的事情,都仿佛成了一首耐人寻味的抒情诗。

这一段回忆是妙绝的,终生难忘。

我们俩共同参加的会,无法一一列举,仅举其荦荦大者,就有《世界文学》编委会、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编委会、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等等,等等。我们的友谊就贯穿在这些五八门的会中,我的回忆也贯穿在这些五八门的会中。

所有这一些抒情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人而展现的,这个人就是冯至先生。

开会之所以多,就是因为解放后集会结社,名目繁多。什么这学会,那协会;这理事会,那委员会;这人民代表大会,那政治协商会议,称号,不一而足。冯先生和我既然都是“社会活动家”那就必须“活动”又因为我们两个的行当有接近,在社会上所的地位,又有相似,因此就经常“活动”到一起来了。我有时候胡思想:冯先生和我如果不是“社会活动家”的话,我们见面的机会就会减少百分之八九十,我们的友谊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了。仅仅为了这一,我也要谢“会多”

这一段回忆是妙绝的,终生难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