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节白起方略第一次被放弃(2/4)

魏冄顺手将羊纸揣前衬里的衣袋,便匆匆向最后一的竹园走来。章台后园只是山麓下一片略加修葺的天然草场,一清石条砌起的墙,一方茂密的竹林,一池天然的山潭碧。潭边草地上有一座茅屋院,那是当年秦孝公在章台的居所,号曰玄思苑,是孝公为怀念墨家女弟玄奇而命名的。孝公四十五岁积劳死去,玄思苑便成了一个颇神圣气息的旧居。秦惠王、秦武王每有大事章台,必要到玄思苑对着孝公灵位禀报祈祷。秦昭王加冠之后,便在玄思苑立了一座孝公石像,又令中老内侍画了孝公像蜀中丝工心刺绣成一幅与真人等的绣像,张挂在玄思苑正厅灵位后。从此,这章台玄思苑便成了追念孝公的肃穆所在,被一班大臣称为“小太庙”魏冄每次章台,都要到玄思苑小祭孝公。此时虽有急务,他还是停下脚步对着玄思苑肃然地三躬,才匆匆向竹林中走去。

竹林便是云凤楼。这云凤楼是秦昭王专门为宣太后修建的,名号却是宣太后自己取的。究其实,云凤楼只是一座架在大木桩上的两层竹楼。这竹楼是云梦泽楚人的山居习俗,楚人呼之为“栏”暮年的宣太后颇有乡情,常常对秦昭王念叨:“要说舒坦,还是云梦泽好啊。栏多豁亮,四面来风,比这房大屋自在多了!”秦昭王便说

书吏利落腰间袋里的一支专门开启信件的细长匕首,娴熟地挑开铜泥封拧开一卷羊纸捧了过来。魏冄哗啦展开,白起那大的字迹便赫然目:

房廊下的老内侍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

“我到前署等着了。”魏冄说罢,便来到章台第二院。这第二有九间冬夏凉的石屋,是宣太后特意下令设置的相署。每年冬夏,只要宣太后或秦昭王来章台,魏冄便也会时不时赶来会商国事,为了方便就近急国务,丞相府的六名属员便长驻在这里上承下达,确实是快捷了许多。突然之间,魏冄觉得他需要冷一冷心境,便来到相署自己的书房。“启禀穰侯:武安君有羽书方到。”魏冄刚踏书房,书吏便匆匆来到。“快打开。”

穰侯台鉴:白起已接军报,赵国发兵中山。起以为赵国目下气势正盛,吞灭中山难以阻挡,过早与之争锋,反给魏楚等可逞之机。对赵之策,当以先取上党为基,成压迫之势,而后相机决战。赵国业已成,与我大战必在早晚,宜聚举国之力,不战则已,战则雷霆一击,纵不能灭赵,亦使其本衰弱。白起多方忖度,夜不能寐。穰侯掌军国大政,定能明察善断。

魏冄看罢不禁大皱眉。他与白起的将相合几乎是有皆碑,从与白起相识共事开始,他从来都毫无保留地支持白起。白起也对他极为敬重,虽说白起目下之爵位职权都与他这个丞相不相上下,但白起从来都视穰侯为军政第一重臣,凡遇大事必先与他会商,从不单独向太后或秦王言。目下这封如此要的羽书,白起完全可以直呈宣太后,然而白起还是径直送丞相府,从抬语气看,显然只是给他一个人的。这是白起与他多年的惯例了,魏冄倒是丝毫没觉得有何不妥,时间一长也就习以为常,觉得该当如此。毕竟,当初是他一力将白起托面的,况且,他与白起从来都是坦谋国事为先,只要事快捷,些小方式谁却去细加揣了?目下魏冄的皱眉,却是觉得白起的想法有些不对味儿,对,是谨慎过分。以白起之沉毅冷静果敢与用兵之到,面对十万兵竟如此谨慎小心,魏冄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细想起来,白起在第一次河外大破合纵联军后,似乎就渐渐沉了。宣太后几次笑着说:“白起大有长呢,多读兵书,说事有学问了。”魏冄当时倒是没在意,目下想起来,白起的变化似乎还就是从那时侯开始的。以魏冄的砺秉,他倒是更喜原先的白起,只就战场说话,其余一概不想,打仗雷霆万钧,国事悉听上命决断。可如今,白起想得多了,已经想到了战场之外的天下大势,于是,便也变得谨慎了,这是好事么?目下这封羽书,分明便是秦国对赵国的长策大谋,面对十万兵,竟说赵国“吞灭中山难以阻挡”那面对六十余万大军而勇往直前的气概哪里去了?白起啊白起,莫非你也想乐毅那般儒将,为求一仁而六载不下一城,最终功亏一篑?“禀报丞相:太后宣召。”书吏轻轻到了廊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