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也好。
“叫他到文华殿等候召见。”他说。
未末申初时候,崇祯乘辇到了文华殿。杨嗣昌已经恭候多久了。行过常朝礼以后,崇祯问道:
“先生有什么事情要奏?”
杨嗣昌重新跪下,说:“臣为大学士刘宇亮督师的事求见陛下。…”
“他的疏朕已经看过了,先生的意见如何?”
“陛下一览宇亮奏疏,立即手诏嘉勉,命他迅赴前敌,代卢象升总督诸镇援军,与虏作战,足见皇上对宇亮倚界之重,期望之殷。然宇亮以首辅之尊,假天子威灵,督察诸军,其地位实在总督之上。如仅代卢象升总督军务,其地位不过一总督耳,其所指麾者不过卢象升现有之万余残军疲卒耳。这就失去了首辅代皇上视师之意。”
“难道不让他前去督师?”
“刘宇亮原奏系请求督察诸军,而不是自任总督。况卢象升虽出师无功,贻误戎机,深负皇上委任,但目前军情紧急,不宜临敌易帅,影响军心。请皇上对象升稍示薄惩,使他仍为总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
“刘宇亮呢?”
“恳陛下仍按刘宇亮原疏所请,派他前去督察诸军。”
崇祯想了想,觉得杨嗣昌的话也有道理,失悔自己一时心中无主,手诏下得太急。
“好吧,”他说“依卿所奏,前诏作罢,就派刘宇亮去督察诸军吧。”
“遵旨!”杨嗣昌说,叩下头去。
崇祯又说:“目下虏骑深入,畿辅州县,望风瓦解,使朕忧心如焚。今首辅刘宇亮既愿代朕视师,朕甚嘉慰。望他早日成行,不要迟延才是。先生请起!”
杨嗣昌没有起来,说:“臣尚有一事启奏陛下。”
“何事?”
“杨廷麟的弹章,蒙皇上发交内阁,臣己见到。臣以驾钝之材,负皇上委任之重,实在罪该万死。皇上天恩高厚,不加诛戮。臣非草木,能不感激涕零!只要有利于国,臣即粉身碎骨,亦所甘心。”
“此事朕自有主张,卿不必放在心上。”
“臣生逢圣朝,深受知遇之恩,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你要举荐什么人?”
“臣拟举荐杨廷麟为兵部职方司①主事,佐卢象升赞画军务,以展其平生所学。”
①职方司--兵部的一个重要机构,掌管天下图籍,各地道里远近的记载,各地兵额数字。
“行兵作战的事,他可懂得?”
“杨廷麟平日颇留心经世之学,对古今兵略亦甚熟悉,非一般儒臣可比,目前军情紧急,需才孔殷。如能使他去帮卢象升运筹帷幄,佐理军事,较之他供职翰林院,更可发挥长才,为国效力。”
崇祯见杨嗣昌态度诚恳,毫无报复思想,心中大为称赞,面带微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