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5/5)

献策和李侔随便谈着闲话,等候李信。这个后乐堂他从前来过几次,现在他打量屋中陈设,同三年前比起来变化不大,只是架上多了些“经济”之书。三年前朋友们赠送他的几部《闱墨选胜》、《时文精髓》、《制义正鹄》之类八股文选本,有的仍放在书架一角,尘封很厚,有的盖在酒坛子上,上边压着石头。墙上挂着一张弓、一口剑、一支马鞭。献策平生十分爱剑,就取下来抽出一看,不禁点头叫道:

“好剑!好剑!”

李侔笑道:“家兄近两三年来常住乡下,平日无它嗜好,就是爱骏马、宝剑、经世有用之书。上月来汴,除买了一车书运回乡下,还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了一把好剑。”

“什么宝剑这样值钱?”

“一家熟识的缙绅之家,子孙不成器,把祖上留下的好东西拿出去随便贱卖。这是宋朝韩世忠夫人梁红玉用的一把宝剑,柄上有一行嵌金小字:‘安国夫人梁’。据懂得的人说,这把古剑倘若到了古玩商人之手,至少用三百两银子方能买到。”

“这把宝剑现在何处?快请取出来一饱眼福。”

“家兄买到之后,想着这原是巾帼英雄之物,就派人送给红娘子。谁知红娘子怕留下这把宝剑在身边容易惹祸,退了回来。后来趁着派仆人往乡下运送书籍,将这把宝剑也带回杞县去了。”

“啊,啊,无缘赏鉴,令人怅惘!说起红娘子,听说她近来轰动一时,可惜我回大梁晚了几天,她已经往归德府卖艺去了。既然令兄如此看重,必定色艺双绝,名不虚传。”

“献策兄,近三年来你不常在河南,不怪你对红娘子不甚清楚。红娘子虽然长得不丑,但对她不能将色艺二字并提。讲到艺,红娘子不仅绳技超绝,而且弓马娴熟,武艺出众。关于这些,弟不用细说,将来仁兄亲眼看见,定会赞不绝口。家兄之所以对她另眼相待,不仅因为她武艺甚佳,更因为她有一副义侠肝胆。遇到江湖朋友困难,她总是慷慨相助。手中稍有一点钱,遇到逃荒百姓便解囊救济。所以江湖上和豫东一带百姓提到红娘子无不称赞。可是有些人总把她当做一般绳妓,在她的身上打肮脏主意。其实,她原是清白良家女子,持身甚严,并非出身乐籍①,可以随便欺负。去年敝县知县的小舅子和一个缙绅子弟想加以非礼,被她打了一顿,几乎酿出大祸。幸而家兄知道得快,出面转圜,她方得平安离开杞县。从那次事情以后,她对家兄十分感激,家兄也常常称赞她不畏强暴。”

①乐籍--籍隶官府的各类妓女,即官妓,统称乐户。

献策忙问:“昨日闻令兄谈到上月红娘子又出了一点事,可是什么事?”

李侔问:“商丘侯家的几个公子你可知道么?”

“你说的可是侯公子方域?”

李侔正要回答,一个仆人跑来禀报陈老爷到,随即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瘦子迈着八字步跨进小院月门。李侔赶快出厅相迎。来客随便一拱手,笑着说道:

“我是踢破尊府门槛的人,算不得客,所以不等通报就闯了进来。德齐,伯言何在?”

“家兄因事往汤府去了,命小弟恭候台驾。请大哥稍坐吃茶,家兄马上就回。”

来客走上台阶,见一矮子在门口相迎,赶快向矮子一拱手,刚问了一声“贵姓”?李侔忙在一旁介绍说:

“这位就是家兄昨晚同大哥谈到的那位宋献策先生。”又转向献策说:“这位是陈留县陈举人,台甫子山,是家兄同窗好友,也是我们的诗社①盟主。”

①诗社--明末士大夫结社之风甚盛,其中少数有政治色彩,而多数只是附庸风雅的诗社、文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