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2/7)

“回大人,她们都搬到樊城去了。”

贺人龙大惊:“你怎么知的?”

“你去好生打听清楚!”

“回大人,外带路引是小百姓的事,咱们从来没带过什么路引。这次是接奉督师大人的急檄令,星夜赶来请示方略,什么文书也没有带。”

贺人龙说:“说不上什么冒犯,这是公事公办嘛。”他转向随从们:“快城,别耽误事!”

“你看,这就算我的路引,可以城么?”

“为什么?”

“刚才街上纷纷传言,还有人说亲看见方抚台被校尉们押行辕。”

“快拿酒饭来,越快越好!把匹喂黄豆!”

“回大人,皇上来有密旨,湖广巡抚方大人刚才在督师行辕被逮了。”

贺人龙说:“应该如此。这才是打仗气氛。”

“自从阁大人来到之后,襄城墙加了三尺且不说,城外还挖了三濠堑,满了,安设了吊桥。吊桥外安了拒叉,桥里有箭楼。每座城门派一位副总兵大人把守,不验明公文任何人不许放吊桥。”

“不是小的多嘴,”秦先儿又低声说“从前熊大人在此地时太不像样了。阁大人刚来的时候,连行辕里都现无哩。”

“哼,几个月不来,不料一座襄城竟变成周亚夫的细柳营了。”贺人龙转向中军问:“咱们可带有正式公文?”

①行首--班,多指女。行,音háng。

今天是杨嗣昌第二次召集诸路大将和封疆大员大会于襄。预定的升帐时间是已时三刻,因为五行推算,不但今日是黄吉日,而这一刻也是一天中最古利的时刻,主大将师成功。三个多月来,他已经完成了一些重要工作,自认为可以开始对张献忠行围剿了。倘若再不兵,不但会贻误戎机,而且会惹动朝中言官攻汗,皇上不满。特别是这后一他非常害怕。近来,有两件事给他的震动很大:

过了一阵,贺人龙手下的一名小校面带惊骇神,从外边走了来。贺人龙已经吃毕,正要换衣,望着他问:

“老乡,上次本镇请客时叫来侑酒的那个刘行首①和那几个能弹会唱的女还在襄么?”

守备赶快回答说:“有此自然可以城。卑将是奉令守此城门,冒犯之,务恳大人海涵。”

贺人龙明白杨嗣昌非他人可比,不敢莽撞行事,致军令。沉片刻,忽然灵机一动,从怀里掏来副总兵官的大铜印对站在前的守备连连晃着,说:

贺人龙在兴安州也听说这件事,并且知后来竟然没查一个细,杨嗣昌怀疑左右皆贼,便将熊文灿在行辕中留下的佐杂人员和兵了淘汰大半,只留下少数被认为“家清白”的人。但是像这样的问题,他为副总兵,自然不能随便谈,所以不再声,只是狼吞虎咽地吃着。秦先儿不敢再说话,同掌柜的蹑手蹑脚地退了去。

“有什么事儿?”

当酒饭端上来时,贺人龙自据首位,游击衔的中军坐在下首。闻着酒香扑鼻,他真想痛饮一番,但想着上要晋谒督师大人,只好少饮为妙,心中不免遗憾。看见账的秦先儿亲自在一旁殷勤侍候,他忽然想起来此人也是延安府人氏,十年前来湖广买卖折了本,落此间,上次见面时曾同他叙了同乡。他笑着问:

从后半夜到现在已经赶了九十里,人困乏,又饥又渴,但是贺人龙不敢在樊城停留打尖。他们穿过一条大街,下到码,奔过浮桥。一到襄城内,他不等人的驻安顿好,便带着他的中军和几名亲兵到府衙前的杏村漱洗和早餐。他上次来襄时曾在这里设宴请客,整整一天这个酒馆成了他的行馆,所以同这个酒馆的人们已经熟了。现在他一踏村,掌柜的、账的和一群堂公安局了手脚,一句一个“大人”跟在边侍候,还有两个小堂馆忙牵着几匹战在门前辎。尽他只占了三间大厅,但是整个酒馆不许再有闲人来。贺人龙一边洗脸一边火急雷暴地大声吩咐:

从行辕方面传过来三声炮响和鼓乐声,贺人龙知杨嗣昌正在升帐,赶快换好衣服,率领着中军和几个亲兵,骑往行辕奔去。这是他第一次来晋谒权势-赫的督师辅臣,心情不免张。

“自从杨阁大人来到以后,所有的女都赶到樊城居住,一切降将的眷属也安置在樊城,襄城内五家连保,隔些日就清查一次,与往日大不同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