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八章(2/7)

“唉,要是一般土寇倒没啥不得了。”

他一转念,想着这必是什么土寇前来扰,意攻城。他想,杞县城虽然无山河之险,但是因为它自古是从东南方防守开封的重要门,所以城墙厚,城上箭楼和雉堞完整,木镭石齐全,抵御土寇可以万无一失。过去一年就曾有两次土寇来攻,都是徒然损兵折将而去。李信认为既然不会是李自成来到豫东,其他也就不须多想了。

①一条龙--姓韦,崇祯十三年九月率饥民造反,次年麦熟后众散,被灭。

突然,从墙外的街巷中传来急锣声,跟着传呼知县严谕:“贼人离西门只有五里,守城十万火急。各家了男,立刻全数上城,不得迟误!各家门前悬挂灯笼,严防细!街上不许闲人走动,不许开门张望!有胆敢纵火抢劫,扰治安者,格杀勿论!有留住生人,隐瞒不报者,立即拿问!”这一次敲锣传谕的声音开始引起李信的注意,暂时把自的大事放在一边。他心中纳闷:“什么人前来攻城,竟来得这么突然?”他知临颇有个一条龙①,手下有几千人,一个月前曾经来攻过一次城,受挫而去,大概不会是他再来攻城。毫州一带有个袁老山,手下有一两万人,但这人一向不往西来,也不会来攻杞县。算来算去,他想不究竟是谁,心中暗自问

②藩台、臬台--藩台是对布政使的俗称,臬台是对察使的俗称。

在他人狱之前,杞县一带就听到不少传言,说李闯王在陕西什么地方打了败仗,突围来,只剩下五十个骑兵跟随他从浙川县境内来到河南,在南府一带打富济贫,号召饥民,不到半个月光景就有了好几万人,声势大震。又传说李闯王的人扰百姓,平买平卖,对读书人不许无故杀害。李信是一个留心时务的人,对李自成的名宇早就知,并且知他在崇须九年迎样死之前原称闯将,后来才被推为闯王,在相传十三家七十二营中数他的一支队最为,纪律最为严整。去年九月,宋献策为营救金星,曾对他谈过李闯王。听过宋献策的谈话和金星曾投闯王一事,从去年冬天起,他对李自成就十分重视。可是这一年多来,他只听说金星已经减为刑“靠保养病”在家,却没有再听到李自成的确实消息,甚至还一度传闻他已经害病死了。直到他人狱的前几天,关于李闯王在南一带声势大震的传言才突然哄动起来。

老九低声说:“到手了。”他一面从袖里掏一张公文稿,递给李信,一面接着说:“刑房的几位师爷真是狠起初不肯卖这张底,一咬定说县尊大老爷已有谕,不许外抄。后来我找到刑房掌案谢师爷,说了许多妇话,他才答应帮忙。这张底可真贵,非要二两银不可。后来勉减到一两八钱,才把底给我。”他又从怀里取一些散碎银,递给李信说:“大公,你老下午给我的是一锭二两,这是找回的二钱碎银,还给你。”

李信只顾看知县给河南巡抚和布、二司的详文底,没有抬,随便说:“别给我,你留在边用吧。”老九停着手,望着李信,嘻嘻笑着说:“那,那,这可沾光啦。”便将碎银放回怀中。李信看着详文中尽是颠倒黑白、词栽诬的话,怒不可遏。当时官府的呈文和判牍喜用骄散兼行的文,以显示才学。在这份呈文中有这样令人麻的对仗句:“李信暗以红娘为妾,权将戎幕作金屋;红娘明李信为魁首,已从鞍订山盟。”看到这里,李信将底投到地上,不禁叫

一李信狱,好像猛虎笼,后患可虑,所以他们近两三天曾打算多千把两银,在狱中将李信暗害,报成暴病亡。只是李信不是泛泛小民,知县和典史都不敢,至于下边看监的人们,一则没有这个天胆,二则也因为李老九和几个事的禁卒儿决不这样谋害李公的事,仇家这一条毒计才没有行通。

①衙蠹--明未老百姓对于衙门书史和街役的称呼,有痛恨他们的意思。

③上宪--指上级衙门,上级长官。

“李闯王现在豫西,远隔千里。大公,你老再猜。”

李信大惊失,瞪大睛直望着老九的脸孔“啊

④详文--简称“详”呈文的一

“难是李自成已到豫东,要攻杞县?”

“难是李闯王的人来到豫东?”

“老九,到手了么?”

“不,大公,今晚有人来攻杞县城,声言是为你而来。”

⑤的系--同“确系”明、清人习用词。

他在心中自言自语:“为什么近几天来没有听说他来到豫东的消息?这岂不是‘自天而降’?”随即摇摇,又说:“尽他的人一贯是行踪飘忽,但既然事前毫无消息,忽然来到杞县城外,决无此理!”

“我猜不,也不想这号闲心。反正与我无,用不着我杞人忧天!”

“哼!他们竟如此无中生有,血人,必置我李信于死地。苍天在上,我李信死不瞑目!”

李信被囚禁的单人房间是在监狱的后院,接连着的两间房住着看监的人。他不像住在前院大班房中的囚犯们消息灵通,因而今晚所有给犯人送饭的人都被挡在大门外,他不知;监狱中增添了十几个挂刀执杖的捕快,他不知;街巷中和城墙上有传呼守城的声音,他虽然听到了,但不很重视,只认为是常有的一般匪警,所以他的心思都用在他自己赶快向“上宪”辩诬申冤的问题上。

老九俯拾起公文底,还给李信,小声说:“大公请你老把这件事暂且放下。现在了一件天大的事,可不得了!”

⑥秋决--冬至决犯人叫秋决。方即决叫“方决”

听了李老九说这两个机密消息,李信觉得心一凉,直透脊背。原来他对知县还抱有幻想,总想着他虽是受那几家有钱有势的乡绅利用,但不会将他置于死地。当他见到知县前一次给“上宪”报的呈文底时,看见其中最吃地方用字都很活,留着回旋余地,就证实了他的想法。他完全没料到,事到如今,这个狗官完全倒向他的仇家那边。今天,他真是度日如年。平常一日三次前来送饭的仆人,今晚竟然不能来,更增加他的无穷疑虑。

李信一惊:“什么大事?你说的可是有土寇前来攻城的事?”

他把心思掉转过来,重新盘算他将如何赶快设法替自己辩冤,忽然听见门上的铁锁响了。随即李老九推门来神慌张。李信忙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