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一章(2/7)

自从金朝于公元1161年迁都开封之后,用力经营,虽没有恢复北宋的旧观,但在长江以北,它要算最大最繁华的都市了。又经过七十三年,到金朝被元朝灭亡时候,因为金哀宗事先逃到蔡州(今汝南),所以开封虽然也遭到战争破坏,但尚不十分严重。当然,它从此不再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也不能保持昔日的气象和规模。在元、明两朝替的当,徐达兵至陈桥,元朝的守将不战而降,使这座名城未遭受兵火破坏。朱元津将他的第五朱-封在开封,称

官照例又唱“俯伏”“兴”“乐止”接着又唱:“笏!”文武百官都将象牙的和竹的朝笏取,双手举在面前。又跟着赞礼官的唱赞,鞠躬三次,舞蹈。有些年老文臣,在拜舞时动作笨拙,蹒跚摇晃,险些儿跌跤。赞礼官又唱:“跪!”又唱:“山呼!”百官抱着朝笏,拱手加额,呼“万岁!”赞礼官再唱:“山呼!”百官再呼:“万岁!”第三次唱:“再山呼!”百官呼:“万万岁!”文武百官每次呼喊“万岁”教坊司的乐工、仪仗队、锦衣力士以及所有太监,一齐呼喊,声震午门。一直心思抑郁的崇祯皇帝,只有这片刻才到一丝欣,觉得自己真正是四海共主。

又一行礼之后,仪礼司官到皇帝前跪奏礼毕,然后奏中和韶乐《定安之曲》。乐止,响了静鞭。照惯例,这时皇帝应该从宝座起,尚宝卿捧宝,导驾官前导,到中极殿中稍作停留,然后回乾清去。然而他想好了一个新,走下宝座后面向南正立,向一个御前牌瞟一,轻声说:

等勋臣们退往东边,崇祯又叫阁臣们走近一,然后语气沉重地说:

崇须说:“先生们正是朕该敬的,该敬的。如今张献忠已经被到川西,歼灭不难;李自成久无下落,大概已经死众散。中原乃国家腹心之地,多年来各贼纵横,糜烂不堪。近据河南抚臣李仙风及名衡奏报,仅有小土寇滋扰,已无贼踪迹。看来国事确实大有转机,中兴确实在望。今日为一年之始,望先生们更加努力,不负朕的敬礼与厚望。先生们起来!”

“阁臣西边来!”

他不停地胡思想,竟忘从宝座上起了。一个太监走到他的脚前跪下,用像女人般的声音怯怯地奏

司礼太监躬回答:“请皇爷放心。杨嗣昌在四川剿贼得手,无新的奏报。河南平静无事,所以地方官也没有军情急奏。”

崇侦看着阁臣们叩起来以后,自己也在音乐声中离开皇极殿。

他自言自语说:“啊啊,没有奏报!河南平静无事!”

“勋臣们东边去!”

②宗社--宗庙和社稷,代表皇统。

“召阁臣来!”

辅臣慌忙起立,仍然不明白皇上是什么意思,打算分成东西两班走近皇帝面前。崇祯又说一句:“阁臣西边来!”随即有一个太监过来,将辅臣们引到西边立定。勋臣们一则没有听清,二则怕皇上怪罪,一直跟在辅臣们后边趋,行礼,这时也小心翼翼地立在西边,不敢抬。崇祯略不满神,轻声说:

①大堤--即护城堤,距城三里。

“自古圣帝明王,皆崇师。今日讲官称先生,犹存遗意。卿等即朕师也。敬于正月,端冕而求。”于是他转向西,面向阁臣们一揖,接着说:“《经》言:‘修也,尊贤也,敬大臣也,群臣也。’朕之此礼,原不为过。自古君臣志同合,天下未有不平治者。”他的辞逐渐严峻,狠狠地看了大家一,又说:“职掌在、院,主持在朕躬,调和①在卿等。而今佐朕中兴,奠安宗社②,万惟诸先生是赖!”

“啊?”崇祯好像乍然醒来,一面起一面向一个司礼监秉笔太监轻轻地问:“杨嗣昌和河南巡抚可有什么新的军情奏报?”

①调和--调整或协调各问题而加以治理。此词与今日词义稍有不同。

诸阁臣跪伏地上,以地。范复粹代表大家说:“臣等菲才,罪该万死。今蒙皇上如此礼敬,实在愧不敢当。”

“启奏皇爷,该起驾回了。”

当他重新在中极殿稍停时候,他的心情忽然变得十分沉重。虽然他刚才对着阁臣们说大局如何变好,但是他明白历年来他产生过无数希望都像空中缥缈的海市蜃楼,眨化为乌有,而前仍然横着一个没法理的破烂与荒世界。他又想着自己刚才向辅臣作了一揖,说的那几句“尊师重”的话,确实像古时的“圣君明王”必会博得臣民们的大大称赞,也将被史官大书一笔。但同时他也暗想,这些辅臣们没有一个能够替他认真办事的,将来惹他恼了,免不了有的被他削职,有的下狱,有的可能受到延杖,说不定还有人被他踢死!…

被称为东京开封的这座古代名城,当李闯王兵临洛城下时候,正在过着梦境一般的早。杏正开,大堤①上杨柳的柔条摇曳,而禹王台和繁塔寺前边的桃树枝上都已经结满苞,只待风再,就要次第开放。这是开封城最后一个繁华的早。不久,战火就烧到开封城下。连经三次攻守战役,开封就毁灭了,当年这座城市的面貌就再也看不见了。

听到太监传谕,几个辅臣不知何故,十分惊慌,由首辅范复粹率领,踉跄躬从左边门来。崇祯叫他们再往前。他们走至殿檐,行叩礼毕,跪着等候皇帝说话,崇祯又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