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看着对联,绍愉来到了。是吴三桂特意请他来吃晚饭的。
①董文--董其昌谥文
公。
当下他同大家寒暄几句,话题就转到那副对联上。张若麒称赞这副对联的对仗工稳,十分典雅。绍愉随声附和,赞扬不止。他们都是
士
,又是朝中文官,在吴三桂及其幕僚、清客的
中,说话较有斤两。吴三桂心中
兴,不住哈哈大笑。有一个幕僚说:
吴三桂笑:“何必等晚饭后方赐辉光,难
寒舍连蔬菜
酒都款待不起么?”
“政翁,请驾临寒舍小叙,肯赏光么?”
等芦苇滩几火烟起后,洪承畴带着一行人
城。快
城门时,吴三桂对刘
政拱手说
:
刘政拱手陪笑说:“制台大人原是命学生今晚到贵辕拜谒,就明日如何
军松山的事,与将军一谈。俟学生晚饭之后,叩谒如何?”
在吴三桂命一个小校带人去烧芦苇海滩时,洪承畴驻等候。监军张若麒向洪承畴笑着说:
于是有人建议最好送胡家裱店,说汤家待店虽系祖传,但是近来徒有虚名,裱工实际不如胡家。吴三桂表示同意。这时他忽然发现刘
政一直笑而不言,仿佛心中并不称赞。他
到有些奇怪,就问
:
张若麒已经接受了吴三桂的邀请,在上回
说:“政老不必推辞,我们都去吴将军公馆叨扰,请不要辜负吴将军的雅意盛情。借此机缘,你我长谈,拜领明教,幸何如之!”
策回城。刚走不过两里,忽然驻
路旁,向右边三里外一片生满芦苇的海滩望了一阵,用鞭
指着,对吴三桂说:
幽房灯下散书声
“月所将军,请派人将那片芦苇烧掉,不可大意。”
吴三桂说:“可惜裱得不好。下次有人京,应该送到裱褙胡同墨缘斋汤家裱店重新裱一裱。”
吴三桂心中不快,勉哈哈大笑。他每遇文官,必请书写屏联。今日已为张若麒和
绍愉准备了纸墨。现在见刘
政自视甚
,便先请刘写副对联,有意将他一军,使他不要随意褒
刘政知
吴三桂是一个好客的人,看
他颇
诚意,同时也听
来张若麒有意同他谈谈对敌作战的看法。他讨厌这个年轻浮躁、好大喜功的人。怀着一
复杂的心情,他犹豫一下,便请洪承畴的一位幕僚转告制台,说他晚饭时要到吴公馆去,不能在行辕奉陪。
“是,大人,我现在就命人前去烧掉。”
刘政说:“近世书家多受董文
①
风熏染,不能独辟蹊径。这位先生的书法虽然也是从董字化
,但已经打破藩篱,直向唐人求法,颇有李北海的味
。所以单就书法而言,也算上品。可惜对联中缺少寄托,亦少雄健之气。军门乃当今关外虎将,国家
城。此联虽比
风
月之作
了一筹,但可惜文而不武,雅而不雄。”
院
前留剑影
绍愉原在兵
衙门
一个主事官,和张若麒同在职方清吏司。虽然张若麒是职方郎中,是主
官,
绍偷是他的
属,但是他两个人关系较密,可以无话不谈。自从张若麒受命监军之后,就推荐
绍愉也来军中,为的是一则遇事好一起商量,二则让
绍愉能够乘机立下一
军功,得一条升迁捷径。
绍愉对于车战本来一窍不通,由于张若麒一手保荐,说他可教练兵车,得到皇上钦准,同他一起来到关外赞画军务。他现在什么事也不
,就住在宁远城中,只等锦州解围之后,因军功获得优叙。
“政翁原是方家,请看这对联究竟如何?”
“这副对联恰恰是为我们镇台大人写照。镇台大人不但善于舞剑,也喜读书,所以这副对联
得十分贴切。”
吴三桂的书房虽然比较宽敞,但到底是武将家风:画栋雕梁和琳琅满目的陈设,使人到豪华有余而清雅不足。书房中也有琴,也有剑,但一望而知是假充风雅。作为装饰,还有两架
不
不类的书籍,有些书上落满了尘埃,显然是很久没有人翻动。也有不少古玩放在架上,用刘
政的
光一看,知
其中多数都是赝品,而且有些东西十分庸俗,只有少数几件是真的。倒是有一个
晶山
,里
着一个
胆,晶莹
动。这样的
晶山
,
胆自然生成,不大容易得到。有几把圈椅蒙着虎
。几幅名人字画挂在墙上,有唐寅和王冕的画,董其昌的字。当时董其昌的字最为
行,但刘
政看了,觉得好像也不是董其昌的真迹。有一副对联,是吴三桂的一个幕僚写的:
洪承畴说:“兵戎之事,不可不多加小心,一则要提防细作前来烧粮,二则要提防战事万一变化。平日尚需讲安不忘危,何况今日说不上一个安字。”
“制台大人久历戎行,自然是谨慎,但以卑职看来,此地距离锦州尚远,断不会有敌骑前来;这海滩附近也没有粮
,纵然来到,他也不会到那个芦苇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