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章(5/7)

:“我什么都想过。我身为王臣,又为大将,决无投降之理,我所想的只是如何坚守,如何死战,其他概不过问。”

有一位士绅年纪较大,原是本县有名的一位举人,也做过外县教谕的官,如今回家住在城中,听了刘国能的话,很不以为然,问道:

“将军独为自己的一个忠字着想,可曾为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着想乎?”

刘国能无言对答,只是叹了一口长气,说:“我身为武将,只有三个字,在我心中。”

举人问:“哪三个字?”

刘国能说:“不怕死。”

另一位士绅马上愤愤不平地说:“单有‘不怕死’三个字不够,应该还有三个字:‘爱百姓’。”

刘国能说:“我因为爱百姓,所以来到这里。驻守叶县后,士兵从不敢骚扰百姓,这是各位都看到的。”

有位士绅说:“昨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将军来到这里,确实不怎么骚扰百姓。但今日不同于昨日,今日或降或战,必须决定。降则一城保全,战则满城屠戮,将军到底如何想的?”

刘国能说:“我看叶县可以久守,闯贼决不会逗留此地过久。”

知县张我翼本不想多说话,可是现在士绅们已经同刘国能冲突起来,他也不得不说道:“请将军三思,目今人无固志,孤城无援,断无不破之理。我也是朝廷命官,承乏来此,守土有责。将军对朝廷具有忠心,难道我就没有忠心么?我也是进士出身,幼读圣贤之书,受孔孟之教,这忠君爱国几个字自幼就牢记心中。然而,然而,现在一城百姓都在等待我们作出决定,安危系于将军一言。如果将军和我能从百姓着眼,暂时投降,救了百姓,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刘国能冷笑说:“县父母既然也有投降之念,我不敢奉劝你不投降,可是你也应想到,你是身蒙国恩、食皇上俸禄的人,日后你如何对待皇上?纵然百姓体谅你,国法岂能体谅你?”

张我翼说:“前日襄城已经投降了。襄城知县曹思正顺从士民之意,向李闯王投降,献出骡马粮食,遂得一城保全。我想此时应当通权达变,不能死守一个忠字。闯王人马退走之后,我们仍然为朝廷守土,岂不两全其美?”

刘国能摇头冷笑:“恐怕到那时你就悔之晚了啊!”正在争论不休,忽然有人送进来闯王的第二次“晓谕”有一个坚决主张投降的陈姓士绅,不顾刘国能和知县在场,首先把“晓谕”抢到手中,看了一遍,脸色大变,大声说道:

“各位不必再争,请听我念一念!念一念!”

众士绅纷纷嚷道:“快念!快念!”

于是姓陈的士绅手指微微打颤,捧着李自成的“晓逾”大声念道:

本帅救民伐罪,恫-无辜百姓。

再次晓谕尔等,提前明早破城。…

大家不等他将“晓谕”念完,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哎呀,明早就要攻城!原说限两天,如今只限一天了!”另一个说:“哎呀,这怎么好!这怎么好!”又一个喃喃地低声说:“恫-无辜百姓,还要提前攻城!”…姓陈的士绅接下去念道:

速议开门出降,保尔鸡犬不惊。

国能如肯归顺,依例宽大优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