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六章(4/7)

喜欢在别人的鸡蛋壳中挑骨头的人,可是他为什么嘲笑刘玉尺说的这个故事呢?忽然,刘宗敏哈哈一笑,满饮一杯,说道:

“玉尺,你认为这个故事是真有其事么?你别看我是个粗人,有些事情我也爱用脑子想一想。哪有射箭把箭杆也射到石头中去的呢?这事决不可信。”

刘玉尺平时善于察颜观色,在一般情况下他不会去同刘宗敏争论,但这时喝了几杯酒,正处在兴奋状态,便立即说道:

“这可是《史记》上写得明明白白的呀!”

旁边一个秀才也带着三分酒意附和说:“这《史记》我是读过的,文章写得真好,太史公…”

刘玉尺不等他将话说完,把杯子往旁边一推,很自信地接着说:“这太史公司马迁,可是没有人怀疑过的呀。《史记》是千古不朽之作,上同《左传》、《国策》,下同《汉书》,都是光辉万丈的。那射石没羽的故事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写得明明白白,《汉书》中也记了此事,岂玉尺所敢杜撰?”

刘宗敏笑了一笑(这笑中含有许多轻蔑),说道:“你们读书人满肚子喝的都是墨汁,说话都是凭着书上来的。我这个大老粗,斗大的字儿识不了几车,可是我啥事都喜欢看一看,想一想。就拿射箭来说吧,我们从十来岁就学起,到现在三十几岁,自己不知道射过多少箭,也看将士们射过无数箭,哪有箭射在石头上,会把箭杆也射进去的呢?就是一块泥也不行,你射进去不到一半,泥就把箭杆吸住了。除非射块豆腐,才可以射得进去。”说到这里,他自己哈哈大笑了一通,又继续说道:“说射石可以把羽毛也射进去,我看这是瞎扯。要不,大家试一试,看谁能射进去。不一定射石头,就射砖头、土坯也行,试一试看。”

这番话说得刘玉尺和一些秀才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李自成、牛金星和宋献策都觉得刘宗敏的见解十分新鲜,出乎他们的意外,心中不能不为之点头。连曹操也不能不改变态度,向闯王点头说:“捷轩真是个极有见识的聪明人!”有些人是从曹营和小袁营来的,不像老府的人们对刘宗敏那样了解,但是他们震于宗敏的威名,又看见他眼睛里流露的嘲笑神气,纵然心中想着这射箭的事可能还有例外,也不敢在他的面前抬杠。牛金星看见高一功在看他,分明是要他说句话,免得刘玉尺下不了台,于是他笑着说道:

“刘爷说的有道理。射石设羽的故事,本来值得怀疑,我也留意过此事,记得班固的《汉书》写到这件事时,就把没羽两字改成没镞,这镞就是箭头。《汉书》上只是说把箭头射到石头里去了。”

刘宗敏笑道:“这也不行,箭头也射不进石头的。从来我还没有见过谁能把箭头射到石头里去。你们有谁见过么?我们大元帅射箭是有名的,能够挽强弓,百步之外,能穿透双重绵甲。可是,我看,他也射不进石头。闯王,你能不能啊?”

自成笑着说:“那当然不能。”

袁宗第也在座上笑起来,说:“在商洛山中,我去捉周山那一次,我的箭射完了,被困在一个土丘上。闯王去接应我,一箭射到一座悬崖上,箭头被弹了回来,那石头被射掉了一点皮,这是我亲眼看见的。闯王,你忘了没有?”

闯工说:“是的,那一次拉了满弓,箭射到石头上又弹回来了,石头被碰掉一点,还迸出了火星。捷轩有经验,说得对:箭是穿不进石头的。”

刘宗敏说:“你们瞧,我们大元帅,那么有骨力,也不过把石头碰掉点皮,迸出火星来。你们这些有学问的人,怎么就相信书上说的句句都是对的呢?我看书上说的话有对的,也有不对的,不要读了书反而被书愚了。”

当他们谈话的时候,李岩一直注意地听着。他从前年冬天到了闯王军中以后,很快就对刘宗敏有了认识,佩服他虽然没有读过多的书,但为人聪明机智,遇事颇有见解。而且他也看出来刘宗敏今天是要拿这个题目将刘玉尺等人一军,使他们不要夸夸其谈。但是他又觉得不应使刘玉尺等人太难堪,便望一眼宋献策,希望宋献策出来圆圆场。谁知未献策也是个喜欢杂学的人,看过许多杂书,这时听他们谈得热闹,便也插话说:

“这射石没羽的事情,古书上倒是几个地方都提到,不专是对李广说的。司马迁写在李广的身上,别人就写在另外一人身上,其实都不足凭信。”

“军师,不知还有哪些书上提到过射石设羽,敢望赐教。”刘玉尺不相信宋献策会读过多少书,一面问,一面嘴角露出一丝讽刺的笑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