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大佛(2/6)

唐风辨别着方向,最后照佛塔遗址的方位确定了一个方向,他认为这就是正北方,也就是营地的方向。但他沿着这个方向走五十余步,就动摇了,觉得自己判断错了。这时,前方现了两岔路,唐风决定调整方向,他走上了西北方的那条岔路。但是,当他走上这条岔路后,却开始了重复昨天凌晨在树林里的痛苦经历。

唐风几乎趴在了地上,用手电一仔细地照了一遍武士下的石刻莲座。突然,他前一亮,在莲座上发现了文字,是一排汉字。怎么会是汉字?据说当年西夏缺少熟练的工匠,所以许多重大工程都是汉人工匠建造的,所以这里刻的是汉字。唐风想着,顾不上尘土,忙用手抹去莲座上的灰土,一行隽秀的楷书汉字现在他的前——“天授礼法延祚十年二月,敕建大戒台禅寺下寺金刚舍利宝塔”

“也许是当时雕刻的工匠别心裁吧!”唐风想着,忽然又觉得面前这尊武士像还有哪儿不对劲儿。

唐风慌了,他开始回忆刚才这一路自己的经历,推算着离开营地的距离,可他怎么想都觉得自己离开营地并不远啊?应该还能看见营地的篝火。可此刻,却什么也看不见了。

唐风发现这尊石刻武士像所的双手合十,和一般佛教徒的双手合十动作不一样,武士像的双手合十,向前倾斜,直指前方。这是工匠无意之作,还是有意而为之?这个问号重重地打在了他的脑海中。不过还不容他细想,便又有了新的发现。

唐风死死盯着面前的石刻武士像,哪儿不对劲呢?腰悬宝剑,盘打坐,面目慈祥,双手合十…嗯,问题就在这双手合十上。

唐风走过去,用手拂去武士上厚厚的浮土,不禁叹西夏的雕刻之,他同时注意到武士擎起的双臂。武士壮有力的双臂,擎起,像是在托举着什么重要而又沉重的东西。唐风仰望着面前的土堆,武士在托着什么呢?这的土堆,原来一定是一个重要的建筑,以至于元昊要命工匠雕刻如此的武士像来托举。

那是一尊石刻的人脸,准确地说,是一尊石刻的西夏武士像。武士材魁梧,面目凶恶,双臂擎起,腰悬宝剑,双目炯炯有神,正瞪着唐风。

“佛塔?!”唐风想了想,也只有佛塔才得上如此的石刻武士。

唐风的手电慢慢地移到了石刻武士像的下面,他发现这尊石刻武士像和其他三尊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其他三尊武士像双臂擎,双脚就直接踩在地上;而这尊武士像盘打坐,因此下多了一个石雕的莲座。

却先笑了。

唐风又仔细勘察了石刻武士像周围,期望能有一些新的发现,但却再没有发现什么。他站起,忽觉天旋地转,赶忙用手撑住旁一棵树,这才立住。自己又没血压,怎么会?也许是这些天没休息好的缘故。唐风稍稍镇定一些后,就离开这里,可当他把那只撑在树上的手撤回来时,却发现就在这棵树的树现了第十一个三角形标记,这…唐风看看四周,依旧一片死寂。一阵寒风来,让他从刚才新发现的狂喜中镇静下来,他的耳畔响起了韩江的忠告——不要离开营地。唐风浑一颤,自己离开营地多远了?他忙回,朝他认为的营地方向望去,竟是一片漆黑,哪还有一亮光。

唐风好奇地俯下,打量起这尊武士像。和前面看到的三尊武士像相比,这尊武士像似乎要大一些。他睛,理说应该是一样大小,也许是自己看边没有工测量,目测可能并不标准。不过让他更意外的是,这尊武士像的造型、面表情都与另外三尊有别。

当唐风轻轻读这行文字时,心中一阵狂喜。这短短一句话,一下证明了自己之前的推断,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就是他们要寻找的黑鹫寺。黑鹫寺在西夏时正式的名称就是“戒台寺”而且建塔的时间也说明了这是一座西夏时期的寺庙“敕建”二字则表明这是元昊下旨修建的皇家寺院。“金刚舍利宝塔”也验证了自己的推断,这个大土堆是一座宝塔,而且是一座舍利塔。至于“下寺”呢?唐风陷了沉思,难发现的遗址就是“下寺”?那“上寺”又在何

唐风观察了一下石刻武士像现的方位,是在大土堆的西北角,那也就是说,其他三个角也都应该有一尊武士像。于是,他顺着逆时针方向,围绕着土堆转了一圈,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在土堆的西南角、东南角都发现了一尊和西北角一模一样的石刻武士,这让他更信了自己的判断。可当他转到大土堆的东北角时,却发现东北角的那尊石刻武士像和其他三尊并不一样。

那三尊武士像面目凶恶,而这尊武士像虽然腰间也悬着宝剑,面目却要慈祥许多,甚至可以说是慈眉善目;再看造型,前面三尊武士像的造型是双臂擎起,而这尊武士像则是双手合十,两也雕刻成了盘打坐的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