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nei鬼(2/6)

“对啊!现在连在一起看,确是如此,整个党项民族和西夏王朝的历史,都缩在了这四块玉屏上!”唐风对罗教授的推断频频

“对!显然这个人不是斯坦因、伯希和等人,但是这人学识渊博,看了玉屏的价值,并在伊凤阁破译西夏文之前,或是与伊凤阁几乎同时破译了西夏文。”罗教授的推论一步完善了韩江之前的推断。

可就在唐风想辨识那些西夏文时,那些文字又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幅光彩夺目的画卷…不!准确地说,是一幅地图。金线淌过的河,绿的山峦,黄的大漠,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可还没等众人看清这幅地图,玉屏上又起了变化,还是那一行行密密麻麻的西夏文,这次唐风上反应过来,冲回自己房间,拿来数码相机,兴奋地大喊:“闪开,闪开,我来把它拍下来。”

唐风将数码相机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罗教授盯着电脑屏幕看了半天,竟然摇着:“虽然这篇文字里的大分西夏文字我都认识,但我刚才读了半天,却怎么也读不这篇文章的意思,很多语句本没法连在一起读,这…这真奇了怪了。我研究西

罗教授先将四块玉照“白”、“”、“大”、“夏”的顺序在桌上摆好。面对四块珍贵的玉屏,他不禁:“现在我们看到了四块玉屏上所有的文字,其实这四段文字连在一起,就是整个党项民族的历史。第一块说的‘黑石室’,那是党项人早期的历史;第二块说的‘贺兰神山’是说党项人崛起,建立西夏王朝的历史;第三块所说‘黑古城’,则反映了蒙古人侵的历史;最后一块所叙述的历史颇为凄凉,暗示了西夏王朝灭亡的历史。”

“识货的?斯坦因?伯希和?显然不可能是他们,如果是我们已知的这些知名探险家,那玉屏早就被世人所知了。”唐风摇着说。

“是啊!我也没料到。”罗教授也是一脸惊愕。

“如果这么看,那关于玉屏这一系列事件的起因就上推到了敦煌藏经的发现,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徐仁宇也慨起来。

“是啊!我们之前一直以为是科兹诺夫在黑城的意外发现,才引了之后的事,现在看,早在敦煌藏经发现时,一切就已经开始了。”罗教授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不过,现在好了,四块玉屏终于聚在一起了,现在我们可以把他们合在一起了。”罗教授说到这时,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接着,罗教授又依次将四块玉屏翻过来,照顺序一块一块地将四块玉屏拼合在一起。唐风看见罗教授的手微微颤抖,当剩下最后一块时,他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唐风忙上前扶住他,帮他将第四块玉屏合上。

唐风连续动快门,玉屏反复变化。地图和那篇文字反复现,如此数次,玉屏终于不再变化,恢复了平静。唐风回放刚才照的照片,清晰可见,这才长气。再看恢复平静的玉屏,上面虽然隐约能看许多线条,但却无法像刚才那样清晰地看清楚整幅地图。“真是奇迹,想不到这玉屏还能起变化。”唐风叹

“地图是我们之前就知的,可那篇文字是什么呢?”韩江问。

“可这人会是谁呢?这么的人,应该像斯坦因、伯希和、伊凤阁、科兹诺夫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啊!而且他又是什么时候得到玉屏的呢?照这样的推论,这人应该在斯坦因之前就从王士手中得到了玉屏,可如果这人比斯坦因更早发现了藏经,又为什么没有动藏经那些经书呢?”唐风陷了沉思。

罗教授沉思良久,才解释:“我过去曾听人说过,有的石有记录的功能,我想玉屏所用的玉料也许就有这样的功能。”

敦煌藏经曾经在西夏晚期被打开过…”唐风刚想说什么,罗教授摆了摆手,“唐风,我知这也无法证明,不过这些并不重要,我说过这只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也许并不是什么人发现了敦煌的玉屏,很可能就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王士,只是后来确实来了一个识货的。”

奇迹现了,当最后一块玉屏合上时,四块玉屏中间微微泛起了一金光,四块玉屏像是瞬间粘合在了一起。接着,玉屏上起了变化,在场所有的人都被这变化惊得目瞪呆,纷纷围拢过来。只见玉屏上泛着金光,不一会儿,显现了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是西夏文!”唐风上认了那是西夏文。

罗教授轻轻叹:“一切都已如过云烟,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还原那个人的神秘面目了。总之,极有可能像韩江之前推测的那样,这位人‘X’破译了玉屏上的西夏文,然后指科兹诺夫去了黑城。但是科兹诺夫发现黑城之后,将功劳全归为已有,这位‘X’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可他却的的确确存在过。”

“为什么会这样呢?”唐风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