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又会有那个联合科考队呢?肯定是后来有人又开始研究西夏玉屏。”唐风推测说。
阿列克谢·伊凡诺维奇·伊凡诺夫:
罗教授不急不慢说:“那就要看第二封信了。”
“那后来贝利亚同意了他的请求吗?”梁媛有些迫不及待。
我并非向您祈求自由,但请您考虑我的请求,不我犯下了多大的罪过,请您允许我继续我的研究工作,将这个惊人的秘密大白于天下。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的建议,毕竟这对您和我们的国家都是有利的事情,也可了却我最后的心愿。
亲的老师,您好
众人读完了第一封信,罗教授看看大家说:“伊凤阁是俄国著名的汉学家,曾多次来过中国,他曾在科兹诺夫从黑城发掘的西夏文献中,发现了一本《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是一本西夏文和汉文的双语字典,正是这本字典的发现,为后人解读已经失传的西夏文字创造了条件,也可以说,伊凤阁是学术界第一位能看懂古老西夏文字的学者。从这封信可以看,1938年伊凤阁已经
陷囹圄,当时他对西夏玉
屏的研究正好
行到了关键时刻,他不想放弃研究,于是在狱中给秘密警察
贝利亚写了这封信,信中提及了玉
屏和他所
行的研究,并希望能够重获自由,继续他的研究。”
你给我的信函我已看过,对你渊博的学识,我很敬佩,特别是对中国古代那个“白帝国”的所谓研究。但是,我要明确无误地告诉你,我对你的研究不
兴趣,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对此也不会有丝毫兴趣,整个苏维埃国家,正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你的历史研究对我们毫无益
,我们需要的是未来,一个崭新的未来,而不是你的遥远古代!醒醒吧,阿列克,你只有好好反思自己的罪行,向人民坦白,才有可能得到宽大的机会,别无它途!不要奢望靠编造什么东方离奇的历史,来换取自由!好吧,就这样吧,我不想再为你和你那无聊的研究浪费时间,因为还有更多的工作等待着我,我
到了时间的
迫,而你,所剩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了,希望你好自为之。
罗教授:“唐风,你说得没错,后来又有人发现了这件西夏玉
屏,并重新开始研究,这个人就是日后成为新一代汉学大师的孟列夫,那年他才二十来岁,正在列宁格勒大学学习,他的老师是当时苏联汉学界的泰斗级人
阿理克,正是他们的发现和努力,才有了后来的联合科考队,下面我们继续看第三封信。”
1938年
罗中平教授了
,说
:“是的,这两封信完全符合我所了解的情况,据我所知,伊凤阁和他最得意的学生聂力山都死于那场‘大清洗’,大约就是在1938年,因为伊凤阁等人的死,此后,苏联方面关于西夏黑城文献和文
的研究一度搁置下来,
接着二战爆发,更没有人去研究那些西夏文献和文
,我推测那件西夏玉
屏此后应该一直躺在冬
的文
库房里。”
第二封是半个月后,贝利亚致伊凤阁的复信
“从第二封信可以看,贝利亚当时位
权重,一副盛气凌人的样
,他对伊凤阁的研究没有兴趣,也不相信伊凤阁所说的所谓研究成果,当然也就不会批准他继续研究,他甚至认为伊凤阁是为了求生,编造
了什么东方的秘密。至于以后贝利亚有没有改变主意,伊凤阁有没有再给贝利亚写信,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之后没有任何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唐风看完第二封信,率先说
。
阿·伊·伊凡诺夫
第三封是1951年,日后成为著名汉学大师的孟列夫(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缅希科夫),写给他的老师,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阿理克(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阿列克谢耶夫)的信
全将这个白帝国遗忘时,我国著名探险家科兹诺夫在中国西
行的一次考察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早已被黄沙湮没的西夏古城——黑城,在这座古城里,科兹诺夫发现了大批珍贵的西夏文献和佛像等文
,其中,有一件十分珍贵的西夏文
,它的名字叫
“嵌珠宝缠莲纹玉
屏”这件珍宝长期不为人知,沉睡在冬
的文
库房里,就像当年科兹洛夫意外发现黑城一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冬
发现了科兹诺夫从黑城带回的这件珍宝,这些年来,我反复对这件珍宝研究,几次前往中国实地调查,终于发现在这件珍宝之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但是,就在我的研究
行到关键之时,却被您请
了监狱。
拉·帕·贝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