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医生叫你过去。小心点,他不知为什么又生气了。
后半夜了,整个病区安静得令人陌生。走廊空旷漫长,洗手间里有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在有节奏地滴着水。电梯的铝合金门结实地关闭着,像它从来就不曾打开过一样。而在它旁边,黑洞洞的步行楼梯似乎随时会飘出黑色的雾气。
走廊由近到远地变窄,两边的病房中偶尔有一声呻吟或梦呓传出。地砖反射着吸顶灯的荧光,走廊弯出一个弧形,值班室的门虚掩着。
宋青伏在桌上打盹。她的肩膀和手臂组成的线条流畅、优美而寂寞。从卫校毕业3年多了,上千个日子就在这值班室、走廊和病房之间踱过。她原想留在这大城市工作多半是色彩缤纷,但没想到,这里其实比她以前生活的那个小县城还要单调。她熟悉那里的每一条街道,可以和多数对面而来的人打招呼,大家都认识,至少是面熟。父亲在县博物馆工作,那里收藏着从本县的土层下发掘出来的各种文物,有青铜器、瓷器等等,在卫校读书时,暑假回家,她还在博物馆担任过义务讲解员。那些路过这里或专程而来的游客出门时说,这里不但出文物,还出美女呢。她听了感到脸上发烧。她的母亲是一个中学教师,常有早已毕业多年的学生从全国各地给她来信。总之,她在家乡所时时感受到的亲和氛围,自到了这医院后便荡然无存。
唯一使她欣慰的是部分病人及家属对她的信任。但这样的人不多,他们大多对医生诚恐诚惶,并以为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而护士更多地担任了打杂的角色。当初决定去卫校读书时,父亲就鼓励她,学医好,社会怎么变也不过时,并且高尚、干净,她知道父亲所说的干净是指品质。父亲还说,你爷爷奶奶都是不到60岁就死了,为什么,缺医少药啊。你要好好学,多救点人,这是最好的职业了。
宋青直起腰来,在恍惚的记忆中打了一个呵欠。她看看空荡荡的室内,知道小梅一定溜到隔壁的沙发上去睡觉了。这都是因为她比小梅大两岁的缘故,因此小梅就常可怜兮兮地对她说,好姐姐,我去睡一会儿,有事叫我啊。每当如此,她没法不同意。
走廊上有了脚步声,一定是纪医生来了。几个小时前,一个临时的手术将他叫走了。宋青知道,这在医院是家常便饭的事,说手术立即就是手术,一刻也不能等待。
纪医生的表情很阴郁。宋青想,是手术不太成功吧?或者,是那病人根本就无法挽救了。每当这样,纪医生的表情就沉重。她懂事地给他的茶杯里倒上滚烫的开水,递到他桌前。
纪医生点燃了一支烟,很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吐出大团烟雾来。没有办法,他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宋青劝慰道,作为医生,尽到努力了,还能怎么样?
纪医生坐在那里沉默了很久,然后掐灭烟头说,尽到医生的责任了可没什么,但是,如果因为我们工作的差错,让病人死了,你说这叫什么?
宋青大为震惊。脱口而出道,发生了这样的事?
纪医生压低了声音但音调严厉地说,我不是说今晚发生了这种事。我是说秦丽,那个以前住23床的病人,她的死不是因为我们的责任吗?
宋青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冷汗也从皮肤里沁了出来。她想起了那一次夜班,那些用过了的青霉素药瓶。而输液正是她负责的事,她记不清是不是她用错了药,总之秦丽是死了。当时在紧张之中她曾把这些空药瓶放在了她的桌下,上面还盖了几张报纸。后来,那些药瓶不知被谁拣走了,她想或许是清洁工吧。她认为纪医生当时一点儿也没注意到这些。纪医生当时还说过,对于秦丽这样的晚期癌症病人,猝死的事是常常发生的,当时她出了一口大气。
我,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责任?宋青强打精神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