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2/2)

主人家姓杨,是唐代杨筠松的后裔。

“迟老爷把鞋倒穿过来就可以啦。”小祖师在冯布衣的背上一本正经地说。老者迟疑着脱下鞋倒穿,冯布衣也是一样,尽走起不便,但是却真的走了鬼打墙。

是夜,云开雾散,一明月悬,月,洒在乡间的土路和田埂上,天际边偶有农舍的灯光若隐若现,大地仿佛沉睡了。

小祖师咯咯笑将起来,老者脸一红,表情略现尴尬。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后寓居江西于都、兴国等地,自称救贫先生,是我国唐代相地的形势派大师。杨筠松在赣南的兴国、于都和宁都一带广招徒弟,开展讲学活动,授以青鸟术。他的学说经过发展、完善的过程,逐渐演变、形成风地理的“形法理论”也称“形势派”或“峦派”后世勘舆界尊称他为“形势派”或“江西派”的风地理祖师。

农家是一对老年夫妇,为人很是情。赣南自古民风淳朴,尤重待客之,见老者相貌丑陋,着迷彩服之人诡异,心下已是明了几分,也不多问,径直带偏房。那老妇人见小祖师甚是喜,不住的嘘寒问

(小祖师应是江西派第三代掌门,原《虫》记载为29代掌门有误,特此更正,由此给读者带来的不便与经济损失表歉意和遗憾。)

丑时时分,老者破大骂起来,原来那泡竟然没起作用,一个时辰又回了。“这可是童啊。”老者惋惜的说。

冯布衣想到此不禁长叹,这边小祖师也是黯然泪下,老妇人忙问其故,方知她竟是当年赖布衣的徒弟。原来这赖布衣正是杨筠松的得意弟、衣钵传人,如此算来,小姑娘应是杨家先祖杨筠松的徒孙了。

昼伏夜行,一路小心翼翼专拣荒僻之路,避免与人照面。不几日已至赣南于都县宽田乡地界。

“鬼打墙、鬼打墙,一泡屎,墙儿倒掉。”老者中念念有词,边说边继续前行。

大约时,白茫茫的雾气从四下里弥漫开来,冯布衣咬牙关跟在那黑衣赶尸老者后,步趋步随。个把时辰之后,忽听老者自言自语:“奇怪,又是回路,哼,小小鬼打墙难能难住我迟老二?”说罢,老者停下了脚步,解开带站在原地“哗哗哗”撒起来,顿时一气扑鼻而来。

清晨,天蒙蒙亮,冯布衣一行人沿着梅江河畔前行,不远一片杨梅林,林后有农舍,大家上前投宿。

经过几夜的跋涉,冯布衣脚上打了泡,背负着小祖师,神倍劳顿,哪知这小祖师不过6岁而已,竟有如此般重,看来需要减了,他想。

连连,冯布衣无奈只得放在肩上背起一路南下。

唐天佑三年(公元907年),杨救贫为赣州的一个官吏勘踏祖坟吉,酒后失言,遭到猜忌,用壶盛青酒,使他慢中毒,在买舟东上返回于都的途中,毒发作,死于舟中,时年73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