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三十三章古镜3(2/2)

那刘永福倒是甚有,一听大傻兄弟向刘老大请示,就明白我们这些人中,只有刘老大才有决定权。

几次三番之后,我倍疲倦,只得灯休息。

闲暇之余,常以蒲留仙老先生的《聊斋志异》作为寄托。想那书中所说,灵亦能变作红粉佳人,陪伴书生﹑红袖添香,真是令我十分神往!

我叫刘永福,弟弟叫刘永贵,都是这附近刘家沟的百姓。只因我生前一时迷huo,才酿成杀之祸,铸成这千古恨事。

他立即上前一步,向我们几个躬施礼之后,才恭恭敬敬地对着刘老大说:“小民刘永福见过长官,还请长官能帮我们兄弟两个报仇雪恨!永福下辈﹑结草衔环也会报答各位的大恩大德!”

大约午夜时分,那个敲门之声再次响起来,将我从梦中惊醒。这次我实在是忍无可忍,没来得及亮油灯就从床上了下来,开门猛地冲,想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几次三番的捉于我。

山村较穷,没有办法建筑学堂,我们就在村不远一座荒废多年的老庙中读书识字。

我回房内又等多时,那敲门声果然再次响起。这次我立即开门冲了去,仍是人影也没一个,想想自己平常并无财箔随,应该不会招惹那些梁上君才是,也就心里放松不少;不过,这夜之中,到底是什么人在如此折腾我呢?

但那门外却是并无一人,当时月亮很明,百步之内若是有人,至少能看清人影。

只见那人长挽﹑材苗条,衣着打扮极像那大家闺秀一般,默然站立门外,手抚秀,低不语。

说来不怕长官们笑话,我刘永福当时三十挂零,了然一,虽有诗书相伴,奈何人使然,常盼天降奇缘,纵然不是什么红粉知己,哪怕是个知书达礼的村姑,永福也就很知足了。只可惜父母早亡﹑家境太差,不过是徒自叹息而已。

或许苍天有情,或许是《聊斋志异》所言不虚,那年夏天的一个夜晚,青灯苦读之后,正在困乏将歇之时,突然听到我所住的厢房门外,传来几下轻轻的敲门声。

不是永福异想天开,而是凭我家世,寒门穷舍的,自是无人上门提亲,也只能望书兴叹,自我安罢了。

一年前,我还在刘家沟sī塾先生,教那些山荒村里的小孩们启蒙识字。只有如此,那些孩们将来才有可能走大山之外去上公学,我也借此糊为生。

那姑娘却突然快步冲到我屋内,一灭了油灯,反搂抱住我。

的那座老庙,不知建于什么朝代,虽然残破不堪,但那间大殿倒也能遮风避雨,可以作为孩们的学堂;而且那大殿旁边,尚有两间厢房还算完好,我就一个人住在那庙内厢房之中。

然而,那敲门之声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看来并非是什么鲁歹人。我只得壮着胆打开房门去查看。

咳!真是万恶yín为﹑守德不引祸。当时我只以为是遇到了附近的痴一个,也就,也就,咳咳,也就那样了

在那座破庙中,我白天教孩们识文断字,晚上一个人就在那阅览群书。虽然生活清苦,倒也自得悠然之乐;而且逢年过节时,乡邻们所送的大米白面﹑蔬果酒,我还能送给那打猎田的永贵兄弟一份,世之中,我也安贫乐﹑别无奢求。

听刘老大如此一说,那刘永福又是连连鞠躬,这才抹把泪,讲了起来:

我问门外何人,却是无人应答。

见是一年轻女,我消了消气,很是平静地问她是何人,找我何事,为何夜到此造访等等,但她一言不,只是低站在那儿亦未离去。

也是我当时心存念想,竟然回屋灯,穿整齐后,门请那姑娘去一叙。

那个破庙之中,只有我一个人居住,附近也并无邻居,是谁会在夜敲门造访呢?我不敢开房门,只是在凝神细听观望。

没想到这次开门之后,却现门外不远站有一人,对方的面目在朦胧的月光之下看的不甚清楚。

是,悲痛中又透着一丝欣地说:“对对对,那镜中的影,只是我刘永福的一魂一魄而已,现在得以魂魄相聚,才能鸣屈诉冤啊!”“鸣屈诉冤?哈哈,我们几个还以为你是什么害人的厉鬼妖邪呢!”大傻兄弟回看着我们说“刘老大,你看这事儿咋?他竟然说他还要鸣屈诉冤呢!”

“先别这样﹑先别这样,我们还没清楚是怎么回事儿呢!”刘老大沉稳的说“到底是什么情况?就你一个而已,现在却又说什么你们兄弟两个?你先别急,慢慢说;如果真有什么不白之冤﹑血海仇的,只要我们弟兄几个又能上力的话,我们自是不会袖手旁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