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她怕,但想想也累啊。
也亏的安郡主和沈熙早早的就从成国公府里脱
了,否则,只要想想自己有可能也要在成国公府这个泥潭里与那么多的糟心人一起你来我往的斗来斗去。
不仅如此,端郡王还领着大梁将士,将北夷的大军往北赶了上百里。
辽城将士要联名上书,替在辽城立下了大功的端郡王请功?
消息传来之后,朝廷百官既意外又有些莫名的尴尬。
听说,辽城的将士这几日准备一起联名上书,要替端郡王请功呢。
正月十六。
不可说,不可说啊!
大概成国公府里最清醒的两个人就是老成国公和太夫人贺氏了,不过谁让老成国公和贺氏都已经年岁不小了呢,两人就算是有心成国公府里这一摊
事儿,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至于,那在辽城将士里,会无视端郡王的功劳的人是谁…
端郡王在五日前大败北夷,就连在大皇亡故之后,北夷如今最有可能接任王位的二皇
,也都被端郡王领着人活捉了。
别看只是女眷之间的明争暗斗,但谁还不会了枕边风不成?
也难怪…
哪能比得上现在的日这样悠然舒适?
知了这些,徐玉见也只有庆幸的。
成国公府的这些事,徐玉见也只是当作一个消遣来听听罢了,别的却也没有格外的去关心。
虽然北夷的二皇最后逃脱了,但并不能掩盖端郡王在这一战里立下的大功。
这言下之意,岂不是朝廷里就有人见不得端郡王立了功,打着要无视端郡王的功劳的主意?
这些年来,虽然景泰帝表现得对沈熙这个外甥再不过,但也不是没有明
人,景泰帝对沈熙的忌惮,也不是没有人看
来的。
百官都只能沉默以对。
不过,原本被活捉的北夷二皇,在被关捱了两日之后,不知
哪里有了疏忽,竟然又被北夷混
了辽城的
细给救走了。
若非如此,又何需辽城的将士替端郡王请功?
如今的成国公府行事越发的没有章法了。
安宁了。
一方面,辽城打了胜仗,而且还叫北夷在短时间内没办法再次侵扰大梁,于国于民来说这当然都是好事。
倒是沈熙信中所写的,有可能在寅哥儿满月之前就回京的事,大概过了半月左右,徐玉见就看到了些苗。
于是,原本只是女眷之间的争斗,到后面倒是将成国公府几兄弟之间那本就薄弱的兄弟情消磨了个一二净。
朝廷重新开始上朝的第一天,辽城那边就又有捷报传来。
但看来是一回事,这叫他们怎么说?
另一方面…
真要让这联名上书送到了京城来,那岂不是明晃晃的打脸?
知了这些,徐玉见也忍不住叹了一声。
此战之后,北夷损失大,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是没办法再打大梁的主意了,辽城自然也就暂时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