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新任杭州都监,不是个无能之辈,要小心行事,莫要被他捉到把柄。
庞万春是个聪明人。
什么时候该动手,什么时候偃旗息鼓,他这心里面,自有一笔非常清楚的帐。
只是,玉尹真不太放心,让赵不尤独自押运。
“便让十三随行,若真有那悍匪,想来十三郎也能帮衬一二。”
赵不尤喜出望外“若有十三郎随行,此趟押运,定可高枕无忧。”
他可是见过高宠的武艺,不说别的,就说高宠那杆大枪,便足以让赵不尤感到敬佩。八十余斤的份量,普通人别说拿来使用,便是举起来,都会显得有些吃力。
偏这家伙拿在手中,却如灯草一般。
那么粗的枪杆,生生能被他挽出枪花来,这又是何等本事。
而且高宠是土生土长的开封人,赵不尤也是在开封长大,所以两人也有交谈的话题。
高宠那边,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反正是玉尹吩咐,他只管照着做就是…
就这样,押运花石纲的事情,便算是有了一个解决。
当晚,玉尹才回到家,却见高世光正在堂上,和安道全说话。
见高世光在这里,玉尹也吓了一跳。
此前,他派高世光返回开封,并未随同高宠一同过来。而今见高世光风尘仆仆,心里不免一咯噔。
“老高,你怎地在这儿,莫非家中出了事?”
“啊?”
高世光一怔,旋即明白过来,忙摆手道:“大官人休要误会,家中一切安好,并未出事。九儿姐说,十三哥和老王虽然过来,但大官人身边还是少了个能使唤的人。她担心大官人在这边吃苦,所以就让小底紧跟着过来…黄老学士还有一封书信要我带给大官人,说京中而今已起了变化,要大官人最近,多加小心…”
说着话,高世光取出一封书信,递到了玉尹面前。
玉尹诧异把书信接过来。打开来一看,顿时蹙起眉头。
原来,朝中的确是发生了事故!
李邦彦、蔡攸等人联手弹劾蔡京,言蔡京老迈,已无力处理政务。三省公务,一应出自蔡绦之手,实非国家之幸。那意思就是说,蔡京已无法处理政务。却霸着权让他那小儿子来胡闹…
徽宗皇帝对此。也非常不满。
并且在不久之前,前往蔡府探望蔡京。
不过离开蔡府的时候,据说官家的脸色非常难看。黄裳以为。蔡京失势已成定局,最迟三月初便能有论断。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要谨慎行事。
天晓得这些个老官场油子。会使出什么手段来…往往这个时刻,牵一发动全身,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玉尹虽然身处杭州,远离京师。但那杭州,却是蔡京当初一手打造出来的地盘,门生党羽众多。万一有什么动作,难保不会牵连其中。
对于官场上的角力,玉尹不太明白。
但这并不妨碍他生出警惕,把书信看完后。便立刻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