憾。
也不知九儿姐和金莲,又在做些什么?
一想起燕奴和杨金莲,玉尹的思绪顿时混乱起来。
脑海中忽而闪现耶律余里衍的倩影,忽而又浮现出赵福金和赵多福的笑靥…该死,我怎会想这些事!玉尹眉头紧蹙,用力甩了甩头,长出一口气站起身来。就在这时,院外传来脚步声。
罗德匆匆走进庭院,来到玉尹跟前躬身行礼“郎君,外面来了一支义勇,说是小种相公之命前来。””
义勇?
玉尹一怔,搔头道:“随我看看去。”
两人出门时,正遇到杨再兴过来,玉尹便叫上杨再兴一起往城外走。
出城之后,就见一支破衣烂衫的兵马站在城外等候。为首是两个壮汉,一个大约在四十出头,另一个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多的模样。两人原本都披着一件破旧的棉袍坐在地上,看到玉尹等人前来,连忙站起身,并回头大声斥责,让其他人也都起身。
“小底武陵钟相,听闻郎君在燕山府与虏贼交锋,故而率乡亲前来投效。”
不想中途遇到大雪,耽搁了路程毗抵达燕山府时,大战已经结束。小种相公惜我等忠义,故而命我等前来向太子亲军报到。敢问大官人何人?可否了介玉郎君?”钟相?
玉尹一怔,觉得这名字颇为耳熟。
“自家便是玉尹,你二人可以小种相公公文?”
“啊川
两个大汉闻听,连忙纳头便拜“不知郎君当面,钟相(杨幺)失礼,还请恕罪。”
说着话,那钟相取出一份公文递给玉尹。钟相,杨幺…
玉尹突然波灵灵打了个寒颤“你二人可是来自洞庭?”
“啊?郎君怎知我等来历…小底虽非来自洞庭,但武陵却距洞庭不远。”
果然是他们!
玉尹心中不禁奇怪,这二人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反贼。
其中又以杨幺最为出名,官军数次围剿,却落得惨败,最后还是被岳飞牛皋所杀。
说岳中,杨幺曾让王佐去游说过岳飞,但并未成功。不过玉尹知道,那只是一个传说。历史上的确是有一个名叫王佐的人,却是南宋名臣,未曾依附过杨幺,更没有出苦肉计,劝降陆文龙。想到这里,玉尹不由得眯起眼睛,打量钟相旁边的年轻男子。这厮便是杨幺,怎地会跑来燕山投我?
哈,这历史,可真个是变得乱七八糟。
他打开公文,一目十行看了一遍,就明白了钟相的来历。
这种师中也忒不地道,要了我八千兵马不说,却还给我这么一帮子苦哈哈充数。
看这些面黄肌瘦,狼狈不堪的义勇,玉尹有心拒绝,却狠不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