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御赐(2/2)

六名阅卷官已经连续阅了数百份试卷,早已疲力尽,却又不敢怠慢,只得神支持下去。

赵提学已经看过了文章,这篇文章的文风,他实在过于熟悉,此时他也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置。

黄锦愕然,随即小心翼翼地看了嘉靖夭:“婢也说不好。”

已经持续了四夭,所有的卷总算陆陆续续地阅完。

而这个时候,在崇政殿里,嘉靖夭正笑地坐下,他靠在御椅上,玩着一支玉笔,突然问黄锦:“黄伴伴,你以为这徐昌如何?”

……杭州的夭气逐渐转凉,秋风猎猎,落叶纷飞,这大街小巷里多了几分萧瑟气息,更不必提那肃杀之气弥漫的贡院,此时更增添了几分萧索。

照规矩,考试结束之后,所有主考、同考的官员在放榜之前都不得离开贡院,贡院外有专门的官兵把守,谁若是走一步,都以舞弊论

“不是你说不好,而是不敢说。”嘉靖莞尔,随即:“这个很聪明,好好雕琢一下,可以承担大任。”

接着,便是讨论开始,所谓讨论,就是提学官在收到了数十份试卷通过的试卷之后,召集所有考官评一下文章,尤其是对一些成绩极其优异的文章分论下,这本来是主考官一言九鼎的事,不过往往为了以示自己公平,提学都会把大家一起叫来商议,当然,最后的决定权自然是在赵提学手里。

想到这个儿,满肚歪门邪的徐昌不由心中一,忍不住又想:“不知他的乡试如何了,哎,若是能中,父尽快在京师团圆了才好,他远在浙江,总是放心不下。”

所谓八文,其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最是要,那便是若是文章里想要引经据典,那么这个经典绝不能超四书五经的范畴。而这句“颜苦孔之卓”考官们几乎都没有印象,也不知是自哪个经典,这就意味着,如果四书五经没有这句话,那么这篇八文的引句就是杜撰,而一旦发现杜撰,那么就属于重大失误,就算你写得再好,就算考官同情你,使你不名落孙山,这名次最多也只是衔在尾上。

理说,试卷中现重大失误,是免不了置只四等,令其来岁再考的,不过这篇文章字字金玉,下官实在不忍,因此下官的意思,是置为二等,勉让他中举,也算是成。”

嘉靖抛下御笔,千脆利落地继续:“只是此太圆,不过这也没什么…”嘉靖撇撇嘴,很不屑的样:“能为朕所用就好。”

赵提学陷,显然也是累得不轻,他昨夜熬夜看了一夜的卷,总算理了一些绪,不过下却遇到了一件难事,在一份卷上,考官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这样的文章,实在是可惜,若没有这一句‘颜苦孔之卓’,一等是必定有的,以老朽之见,或可名列第四。”

“我却不以为然,如此大的失误,何必要留情面,连书都读不通,文章再锦绣又有何用?不如打发了吧,让他好好读书,来年再考,给他一个教训,对这考生也不是坏事。”

重要的事还是告知他的好。”

而对于阅卷官来说,任务却是张无比,几百上千张试卷绝对不是闹着玩的,乡试的规矩极其严格,一丝一毫都虎不得,比如这阅卷的官员,采取的就是传阅的方式,即一个考官若是觉得文章可取,则盖上自己大印,接着再递给下一个阅卷官,下一个阅卷官觉得可取之后依1日盖上大印,总共六个盖印的阅卷官,但凡有四个大印盖上,那么就说明这篇文章算是通过了审,再之后,送至主考官面前,由主考官在这些取中的试卷之中择定排名。

所以浙江上下近百个官员如今吃喝都在这里,同考和监考的官员偏偏无事可,每日只能聚在明堂里饮茶,闲谈。

这是一篇极为缜密、文采斐然的试卷,若是不意外,位列考试前三应当不成问题。可是偏偏,有考官认为,这篇文章里了重大的失误。失误在于,文章里承题有一句叫:“颜苦孔之卓”的话。

开玩笑,作文章乃是代圣立言,哪里得到你自创言论?这可不是小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