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这,吴庸的心里始终没把寻呼台当作长久的生意来
,这是一个最终一定会卖掉的公司,既然一定要卖掉,
嘛一开始就建造的那么好呢?
一千个无线基站也只是初步建设,两年之后,中原通信计划在全国一共建设八千个无线基站,覆盖所有的地级市区,五年之内将基站发展到每个县级单位,基站的数字也将达到恐怖的三万个。
三万个基站,将是一笔价值近十亿的大单
,虽然目前的中原通信还不
备这个实力,但是
据中原通信的发展三家生产商都很的中原通信有很大的机率可以
到这一地步,所以三家生产商都很重视这次能和中原通信合作的机会。
三家生产商不仅都派了自己公司的
层亲自到郑州来洽谈,还都发
了邀请函,邀请中原通信的负责人前往他们的公司
行考察,
一步加大合作的机会。
不过吴庸也有自己的理由,用阿尔卡特势必要增加投资,目前公司资金本就不宽松,短期之内也无法从银行贷款,使用华为的设备则不用追加投资,也符合他们的预算。
在选择哪家设备商的时候,吴庸又和郭海涛李丹发生了矛盾,郭海涛和李丹都持用阿尔卡特,原因很简单,阿尔卡特是当时世界上最
尖的通信设备商,信誉好,技术先
,远不是吴庸所选择的华为所能比的。
三家公司分别是阿尔卡特、立信和华为,三家都各有自己的优势,其中华为属于华夏本土企业,并且报价也比另外两家国际企业低了30%,不过在技术上相比,华为略低于另外两家。
1993年7月20号,郭海涛和任正非各自在面前的文件上签了字,中原通信首批一千个无线基站建设就全给了华为,同时,也是这一天,中原通信公司十二个省的分公司同时开业,中原通信
军省级市场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华为得到了中原通信的这笔大单,负责此事的王全明副总得到老总任正非的大力表扬,并且任正非亲自飞到郑州签下了这个对华为也有
大影响的大单
。
翻看了简要资料之后,吴庸在邀请考察一条上打了个差号,公司现在太缺人了,项目又急着要上,考察他们实在没必要,更何况吴庸通过后世的记忆,知这三家都是国际大企业,至少在信誉上可以相信。
中原通信公司这次的计划是投资三千万,建造一千个无线基站,主要是发送信号给无线寻呼机,至于电话业务一块依然要租用华夏邮电的通信网络,中原通信还不备自主建设电话通信业务的资格。
中原通信这次采用的是公开招标,一共有十二家生产商投了标,经过筛选最后还剩下三家,吴庸要在这三家生产商中选择一家来行合作。
最后,吴庸用自己的决策权拍板了这件事,初步达成了和华为的合作意向,让郭海涛气的几天没联系吴庸,不过郭海涛该的工作还得
,虽然发脾气但没影响正常的工作。
了下来,现在吴庸正好有时间,亲自来
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