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已经顾不上去内疚,他意识到事情有点出乎自己的意料。
张问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就连张问身边的玄月和沐浣衣也感觉到内宫有点危险,玄月建议道:“东家,咱们是不是应该先出宫去?”
张问抓起书案上的尚方宝剑,紧紧握在手里,心里也紧张起来:按理任贵妃和王体乾没有别的选择,必须要依靠张问才能顺利让朱慈炅登上皇位;但是这种干法实在是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别人明智决策的前提下,非常被动…万一任贵妃是个傻叉,要对张问不利,在这皇宫里张问左右只有两个人,有什么办法?
但是,现在宫门戒严,如果张问亲自出宫,极可能出不去,反而会引起王体乾的不信任,加局势向恶化的方向展。
因为张问和王体乾的交情不浅,现在他和王体乾还存在一种信任关系,如果张问这时候要出宫、引起王体乾的警觉,他们就真的可能狗急跳墙先下手铲除后患了!所以张问心里紧张起来,左右都会冒险,他在心里犹豫了片刻,当机立断作出了选择。
“随我进宫去。”张问冷冷地说道。他从来都是这样的人,面对危险绝不会左顾右盼,果断地作出选择才是他的性格。
“东家!”玄月最后一次尝试劝诫张问,确实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这样寥寥几人进宫去太过冒险了。
张问顿了顿,最后还是没有动摇自己的选择。但是他突然想起了一个后招,便折返回内阁值房,拿起毛笔写了一封亲笔书信:皇上遗诏信王继位,任贵妃勾结内宦篡位。
写罢,张问把书信交给沐浣衣,又另外给了一道加盖内阁印信的手令,然后说道:“你带着这封书信,以传唤各部堂大臣为由,从东华门出宫去。一旦我有所不测,你就把信交给夫人!记住,没有确切消息之前不要给夫人,以免她担心。”
沐浣衣藏好张问的书信,接过内阁印信,点头道:“东家放心,属下一定把事儿办妥。”
张问心道:谁要敢动老子,老子也不会让他好过!一旦张盈将书信公布天下,任贵妃等人死无葬身之地!那时候就是名正言顺的讨伐逆贼,朝廷内外的文官武将不拥立信王、纠集勤王兵马打到京师来争夺靖难大功?
张问交待清楚,便提了尚方宝剑,带着玄月出了内阁值房,和公主朱徽婧、杨选侍二人一起向北走去。
从内阁衙门出来,张问等人沿着会极门外的宫墙一路向被走,走到景运门门口时,门口的太监拦住张问“里边是后宫,张大人不能进去!”
张问用手按在剑柄上,厉声道:“本官受皇后懿旨,带剑入宫,谁敢阻拦?”
皇后都被抓了,她肯定是想有人去救她,张问说受皇后懿旨,也说得通;而且这里的太监也不清楚皇后是不是有机会下旨宣张问进去。
太监们见张问带着尚方宝剑,吓了一跳,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张问一下子就将一个太监撞翻在地,闯进了景运门。其他太监见状就扑将过来,要拦张问。
张问“唰”地一声拔出宝剑,指着一个太监骂道:“来啊,想死就撞过来!本官是受皇后懿旨明诏、有皇上钦赐宝剑在此,奸佞贼子,先斩后奏!”
那些太监平时在外臣面前牛气得不得了,还不是因为倚仗着皇权欺软怕硬,现在皇帝都不能说话了,谁还愿意拿脑子和别人硬碰啊?于是都不敢过来。
张问身后的杨选侍见到张问的王八之气,心里生出一股子异样的感受,恨不得当场就抱住他亲一口。相对于一些性格软弱的文官来说,杨选侍太喜欢张问这样的气势了,张问在她的心里就是旷世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