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段七三 日月
九月初,辽西地区的天气已十分寒冷,很多京官不适应东北的天气,都穿上了袄子或大衣御寒。但是气温仍然没有低到让河水结冰的程度。
小凌河南岸的清军主力粮草耗竭,迫不及待要越过小凌河,明军增调各路兵ma在小凌河与清兵大战。永历五年初以来历时半年多的辽西走廊大战,已到了最后决定胜负的关tou。
时义州的六万清朝新军南下接应代善主力,明军参战兵力主要是锦州兵以及沿边墙北上的骑兵,双方人数相当,jiao战总兵力三十余万人。
小凌河liu域战况激烈,而宁远城这边依然很安静,甚至连炮声也听不见。张问一大早就站在城tou等待消息,一站又是半天。因为是大战的日子,许多文武官员也来了城tou。
寒风时起时息,城墙上下安静无事,除了官兵经过时的脚步声和官员们小声的议论声,只剩下旌旗被风chui得“哗哗”的响动。
张问一直都没有说话,却突然自言自语地说dao:“关键时刻,还是没靠上战车,松岭下面的装甲师要赶到小凌河估计还得两天,朱燮元应该已经下令步军离开装甲师北上增援了。”
这句话正好被刚刚走上来的熊廷弼听到,他便说dao:“清军士气低落仓皇qiang渡,败北是注定的事儿,阁老只guan等朱燮元传捷报来。”
张问闻声回过tou,只见熊廷弼正向自己拱手作礼,他便伸chu一只手摆了摆:“熊督师不用多礼…这场大仗你没赶上恐怕有点遗憾。”
熊廷弼想了想说dao:“朱bu堂在前面,下官在南线,也算参与了的,张阁老不也在宁远么?”
张问心dao我现在没升官加爵的必要了,还要军功干什么?
熊廷弼搓了搓手,又说dao:“这两天天儿真冷,建虏要涉水半shen泡在河里真够他们受的。河上的所有桥梁和渡船都被朱燮元烧了,从锦州城倒是能过河,可建虏没时间攻打锦州。上午报来的消息,章照率骑兵正和南岸的建虏对冲,看来建虏想脱shen没那么容易,这一仗打下来,咱们对建虏的优势将进一步拉大…”
张问dao:“等锦州的仗打完,我要回京师了,辽东事还得靠你们主持。”
“朱bu堂也要回京师?”熊廷弼忙问dao。
张问听到这句话脸上顿时louchu了一丝笑意:“等大战结束之后,看情况商议决定。”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走了上来,抱拳dao:“禀张阁老,京师来人了,是玄衣卫的人,她想见见您。”
“哦?”张问听到是从北京派来的玄衣卫,便回tou对玄月说dao:“带她去谯楼。”
“是,东家。”
和熊廷弼告辞之后,他便来到东城谯楼上接见了来人。那人进来之后取下tou上的黑纱帷帽,张问顿时认chu来:她是巧娘,经常跟在张盈shen边的人。
于是张问便dao:“盈儿派你来有什么事?”
巧娘的脸danshen段确是真生得巧,jiao小的shen姿看起来有zhong南方烟雨的gan觉,有些柔弱。不过张问知dao她的tou脑肯定不弱,要不然不会得到张盈的赏识…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是很考验tou脑和手法的。
果然巧娘还没回答张问的话,便看向后边的玄月轻轻点了点tou以示招呼,这个小动作倒是巧妙,给足了玄月的面子。
她轻轻上前了两步,低声说dao:“夫人让属下赶着告诉东家,太上皇醒过来了。”
“什么…太上皇?”张问随即意识到这个太上皇是指天启皇帝朱由校,喜huan木工那个。
朱由校在南gong躺了好几年,几乎所有人都把他当死人看,却不料这时候竟然苏醒过来!
完全chu乎张问的意料之外,让他一开始就吃了一惊,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就算朱由校苏醒过来,对大局应该也没什么影响…因为权力已不在朱由校手里。
少年时代张问就开始想权力是什么东西,记得那时候他问父亲什么是权力,父亲只说了三个字:搞平衡。权力这个概念在那时候便第一次进入张问的脑子,以后进入官场之后很多年他一直都在琢磨这东西。
这玩意说不清dao不明、看不见摸不着,它不是金钱可以直接换取东西,可以压箱底保存;也不是某zhong技能完全是个人的能力…
不过张问很早就明白:皇权不是上天赐予的;官僚的权力也不是皇帝恩赐的,如果皇帝一个人可以统治整个国家,他肯定不会恩赐给官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