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一章佛国五台山(2/2)

于是一行人等便跟着老孟向灵鹫寺发。虽然立夏、小满已过,可是五台山的气候还是十分凉的,太已经升起,却显示不多大的威力。一阵阵山风迎面来,芳莲、莲不由得打个寒颤:哇,好凉啊!

楼船几时回?

徐市载秦女,

天雄说:所有的山峰都像鹫,整座山峰可看是鹫的,峰可看是鹫的。起初看的时候不大像,后来越看就越像了。世间万于似与不似之间,没有绝对的像,也没有绝对的不像。

众人抬凝望着这座历史悠久的白塔,心中涌动着一沉复杂的情…

金棺葬寒灰。

由于五台山地面大,寺庙多,路径复杂,他们就雇了一名向导。向导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有一定的文化平,曾赴长安应试而落第,没奈何便在家乡起向导。好在这些年由于朝廷的提倡,来五台山游览的人很多,而且外国来的僧侣也不少,他还学会了几门外语。向导很风趣,很健谈:我是老孟,孟浩然40岁时京应试落第,也算是我的本家吧。你们住在台怀,正好位于五台的中心,周围就是寺庙群,游览非常方便。各位,我们先去大孚灵鹫寺吧。

长鲸正崔嵬。

老孟笑了笑: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就是因为这里冬季严寒,夏季清凉,而得名的。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请来两位印度僧,在洛修了白寺,又来到五台山考察。一听说此山叫清凉山,就来了兴趣。因为《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场。一看,这座山峰与印度释迦牟尼修行、讲法的灵鹫山非常相似,旁边又有一座佛塔,两位僧慧识圣地,便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修寺,这就是五台山第一个佛寺——大孚灵鹫寺。

老孟笑了:你说得好极了,当初印度僧选五台山建寺,应该就是这样的想法。这儿叫清凉山,就像是《华严经》中所说的东方清凉山。这座山有像印度的灵鹫山,就叫它灵鹫峰吧。

说话之间,他们已经攀上灵鹫峰上是蓝天莹莹,白云冉冉;山脚下是寺庙座座,星罗棋布。莲兴味十足,指指地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十五…三十六…哎呀呀,数不清了。老孟,真的有360座寺庙吗?再说,一个庙里就算五六个和尚,一共也有几千人,他们吃什么啊?

老孟领着大家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向上攀登,他指着的山峰:你们看,这座山峰的像不像一只大鹫,俯视人间,这就是灵鹫峰啊。

老孟又朝着云雾弥漫的远,给大家一一地指认着五座各有特的山峰。下了灵鹫峰,他们灵鹫寺游览,果然是殿堂宏伟,佛像庄严,香烟氤氲,数十僧侣,齐诵古经,虔诚之极。他们对着佛像一一烧香叩拜,布施香火。老孟领着他们来到寺庙侧院,一座白塔耸立,在它的周围众星拱月般伫立着许多小塔。老孟说:这座大白塔是释迦牟尼佛舍利塔,在修建大孚灵鹫寺以前就建在这里了。

何由睹蓬莱。

天杰说:二妹,你真是小孩提问题,看人家把你笑了。

芳莲说像鹫,莲说不像鹫,天杰说:你说它像鹫就像鹫,你说它不像鹫它就不像鹫,那就看你的理解了。

扬波云雷。

鬐鬣蔽青天,

老孟指着离灵鹫峰最近的寺院:你们看,这就是大孚灵鹫寺,是五台山寺院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从山门去,沿着中轴线,有七大殿,供奉着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五台山的所有寺庙,都要供奉文殊菩萨,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场嘛。

莲也笑了:啊呀,这些,我怎么都忘了?

但见三泉下,

额鼻象五岳,

:秦始皇盼望长生不老,只活了50岁就病死了。唉,我们就像徐市一样,只能是劳而无功了。

老孟说:不笑,不笑,她提的是实际问题。当初建寺庙的时候,朝廷给每座寺院都划拨了土地,每月还有俸禄。现在五台山佛国已经闹起来,每年朝山的香客不知有多少万,布施的香火钱,献佛的粮油、果、糕,难以计数…

天雄一脸严肃的:我们现在只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继续完成圣上给我们的任务,而且必须随时把我们搜集到的长生不老之药及长生不老之法,通过驿站传送给大人,使皇上知我们在认真地完成着他代的使命,只要我们的供奉不断,我们的游览就不会中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