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梨把日记翻到下一页,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后续事件发生,却发现,接下来的几十页,几乎全
是空白的,每一页的上面只写着日期和天气,其他什么也没写。
在第二本日记的开,老太太这么写:
首先,老太太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遣词造句文雅,应该是个内秀温柔,而且腼腆的人。
“北望村有鬼!”
那么。她那个孝顺又有钱的儿…是从哪里来的?
“沙石镇对我来说也有些吵闹了,没了我那,这吵闹简直让我无法忍受。我想要搬到一个更安静的地方去。有一天我
去买菜,听镇上人说起,距离沙石镇大概好几公里外的地方,有个村
,叫北望村。我在沙石镇住了那么多年,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
脆就搬到北望村去吧。北望村,听起来就是一个可以安安静静度日的地方。而且,附近的村
我都听说过,唯独这个北望村,我一
儿都不知
。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住在一个远离人烟,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多好。”
第一本日记。是从她五十岁生日开始记起的,从字里行间看得来,老太太的思路非常清晰,她记日记的原因,是在她五十岁生日前几天。她的老伴突发急病去世了,在她结婚之前,她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结婚之后由于琐事繁忙,就渐渐丢掉了这个习惯,老伴去世了。她又是孤
一人,没有后代,所以就只能恢复记日记的习惯。聊以度日。
这本日记就这么没了?
这一天的日记很短,只有一行,五个字:
木梨无心再看下去了,她需要
门去透
气。
这篇日记,距离老太太上次记日记,已经又隔了一个多月。
她从门,到
来,才不到半小时,但她
觉,这半个小时,她简直像是在逛鬼屋。
其次,老太太原先住在沙石镇,是因为老伴去世,生好静,才选择搬到北望村来的。
但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是,老太太的笔迹明显是颤抖变形了,好像在记录下这行短短的文字时,她的心和她的手一样,都在战栗不止。
这本日记的主要内容无非是些日常琐事,老太太不愿和邻里接。因为她生
好静,和人
往让她
到苦恼。
对了,日记!
看得来,老太太在
住北望村的时候,并没有住到这个诡异的红
大宅里来,而是住到了另一座平房里。
刚才卧室里太黑了,木梨没能细看日记的内容,现在到了院
里,光线充足,应该可以看看日记本里写了些什么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老太太没有
嗣,但从字里行间,可以判断
老太太的心情是复杂的,她既想要一个孩
来缓解她的寂寞,但又怕孩
太闹,打扰到她的安静。
照片中神诡异的老太太,*的女孩,背对镜
的年轻人,玻璃瓶里的婴儿
官,扭曲古怪的涂鸦,还有日记…
最后,老太太还是打定了主意,只一人搬到北望村来。
木梨搁下这本日记,打开了第二本日记。
扉页上,写着“和珍”三个字,字迹娟秀,一看就知
日记的主人是读过书的,而且应该是个女人。
假使木梨没有猜错的话。日记的主人,必然是老太太无疑。
日记一共有三本,木梨简单浏览了一下日期,把三本日记的先后顺序排了一遍。
木梨注意到,在这里,老太太所表达的意思是,她是个老绝
,和她的老伴并没有产下一
半女!
和珍,是老太太的名字吗?
木梨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在翻到某一页的时候,终于有了其他的字。
什么在那年纪,还能毫无顾忌地在异
面前袒
自己的
?
第一本日记到此结束,从这本日记中,可以读几个讯息来:
分完类后,她拿起第一本日记,呼
一
,翻开了扉页。
搞不好。里面会记载着在红大宅里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
第二本日记的记录时间和上一本日记最后一次的记录时间隔了一个月,在这期间,老太太应该是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零零碎碎的事情太多,就没时间再记日记了。
但是木梨又发现,
据老太太的描述,她家原先好像是住在沙石镇里的!
后来,在第一本日记的结尾,她如是说:
站在红大宅的院落里,木梨
呼
了好几
,才把刚才
到
内的浊气呼
去了一些,憋闷的
终于不那么难受了。
…
“我卖了沙石镇的房,在北望村找了一个小小的平房住,很便宜,几乎算是白送的,
得我都不大好意思。这里的
事人是个小伙
,很
情,长得也
帅的。说实话,我喜
这个小伙
,
光开朗得很,但也不讨人嫌。我甚至冒
来了个荒诞的念
:他要是我的儿
,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