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就知这
事难不倒大哥!”柳二条应了一声,连蹦带
地冲
门去。
待他把纸笔拿来,柳一条也不客气,提笔在纸上写:“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
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
“四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
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柳二条上下念了一遍,恍然,诚心大赞
:“好!妙!大哥,你好
!我崇拜你!”
佛乃三教之一,居于儒下,位于上。在唐僧回来之前,儒居第一。
“哦?那他的灯笼一定很别致了?竟能使得你放弃灯市的闹,早早地回来侯我。”柳一条也被勾起了兴趣。对卖灯笼的人好奇起来。料想那人能想
此等售灯之法,定是一文雅之士,比之杜
贵那
沽名钓誉之辈要好上很多。
“你倒是有心了,玩的时候还知为娘亲着想。”柳一条宽
地笑了笑,柳贺氏信佛,礼佛,敬佛。柳二条若是送她一盏别致的佛灯,她定会心中
喜。
“你啊,真是的。”柳一条被柳二条一记拍得心情大好,睡意也去了大半,他坐直了
,笑着对柳二条说
:“好了,说吧,是什么难题?竟能难为住我们柳家的柳二公
?”
去理。再说这诗文之事乃事你们读书人的本分,你怎能请教我一个农作之人?这要是传闻
去,岂不是要让人笑话?”
柳一条:“所以我才说他奇怪,那老伯明明是一个卖灯笼的小贩打扮儿,可他的灯笼却不能用银钱来买得。非得对
他每个灯笼下方相对应的诗,词或是楹联才可求得。”
“灯笼是一盏很奇特的佛灯,外表是一个盘膝而坐的佛爷,双手持礼,而带微笑,看上去很详和。娘要是见了定会喜。”柳二条说起灯笼的时候双
放光,看得
他很想把那只灯笼拿回家来。
同时柳一条也在佛灯的寓意上想到了卖灯老伯的下联。
在的墨迹上
了两下,柳一条把纸张递给柳二条,
:“诺,拿去吧。事完了,就别来烦我睡觉了。”
“大哥,我知了。”柳二条
认错,遂即又为自己辩解
:“不过大哥你才烁古今,博闻
记,岂是一般农
所能比拟?就是我们私塾里的先生也都远不及大哥之一二。所以遇事请教大哥,二条并不觉会有什么不妥。”
“四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江,夏,江夏,嗯嗯,有
意思。”柳一条细品了一会,笑着向柳二条问
:“那个给你
题的老伯是什么打扮儿,为什么要给你
这
难题?不会没有理由吧?”
“大哥,是这样的。”柳二条见柳一条答应帮忙,就急着说:“是一阙很古怪的上联。是一个卖灯笼的奇怪老伯
的题目,内容是:四
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柳一条在心中思量了一下,便笑着对柳二条:“我已想到下联,你去拿笔墨来,将之记下,去换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