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六十五章折家(2/3)

近日以来,汴梁百姓都喜鼓舞,准备香案,在御驾亲征之际夹礼,而瓦舍女郎也在排演雅乐,学唱岑参边诗,准备到时候两旁中,声漫唱,以壮大军行,市井浮狼弟,在两次兵中侥幸得脱,未曾掉了脑袋或者编到几千里之外的,这个时候又佩刀悬剑的没在平康巷里,声声要投军随征,博一个甚鸟功名富贵来。

多少前禁军,前拱卫禁军遣散之人,这个时候都被募而为随军民夫丁壮,准备跟随征,转运资辎重,连日也在与家人殷殷告别,准备行,晋王威势,文臣辈可能才受到教训,他们这些前禁军军汉可是领教够了。



怎么样,这至少是一个敢事敢任责的晋王,且御驾亲征之事,已是近百年未逢之盛典,恭逢其间,幸何如之?汴梁是一个闹的城市,特别在经历了两次兵火离之后,更需要这样的大闹来转移注意力。

要是为晋王谨守岢岚军,河东局势稳定,晋王拥御驾亲征,再带来数万将,女真不逞而退,河东是晋王的本要地,他要是顺势吞了折家地盘该如何是好?环庆军,熙河军,胜捷军,都被晋王一吞吃,凭什么折家就能例外?还是让晋王打得更辛苦一些更好…俺那侄儿,还是太过于书生气了些啊…折家百年为大宋御侮,战死者不知凡几,可称满门英烈,偏偏两宋之,就遇到了这么个折可求!

晋王一声有召,谁还敢抗命不从,蛊惑生,死也不去河东?

汴梁城中,人心浮动,不为他事,就为明日之中,晋王就要拥御驾亲征河东,有宋以来,御驾亲征之事不少,太祖不必说了,后世传言一条枪打服四百军州,南征北战少有败绩,就是太宗,也曾亲征平灭北汉,粱河一战也是撑到最后,以皇帝之尊,负创坐驴车逃归,其是时也,唐时至五代传承下来的汉家余烈,尚且可贾。

时值末世,一切都渐渐有崩塌景象,百腾贵,江南民,边关兵火不绝,就是汴梁这个安乐窝,也经历了两次兵,天家威权,为之重挫,都门人心,为之惶惶,可一旦晋王拥御驾亲征消息确定,却莫名的鼓起了人心。

在没有杨凌的那个时空中,不要说什么兵败被围折可求才投降女真,自从降后,折可求便为女真说降犹自在苦战的自家袍泽,为与另一个大汉刘豫争位,卖力的为向导,为走狗,攻曾经百年与折家并肩作战的西军,手上鲜血无数,折家百年声名,正因此辈,毁于一旦!

若是晋王胜,不妨抄抄后路敲敲边鼓,晋王那时也该元气大伤了,还不得笼络折家?若是晋王败了,那个时候大宋还不得更倚重折家来稳住河东局势?至少在河东一路,折家就当一言而决,地盘也再不止是这偏远荒僻的三州之地!

然后再传至真宗,辽人南下,就吓得真宗差迁都走避,多亏寇准脱颖而以真宗亲征河北,稳住军心人心,最后缔结了澶渊之盟,真宗以来,历代帝王生于,长于妇人之手,如何还有这分胆勇血,敢于御驾亲征?就算群臣之中,也再无一个寇准公!

可恨此刻陆放翁与辛稼轩一个才生,一个还负十来岁,不然他们此刻若有铁秋风大散关或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名篇来,还怕不一时间汴梁全城传唱?

代两名重将,折可适与折可求兄弟两人,折可适已然病得老糊涂了,只是在病塌上辗转,就算调理得宜,也撑不了几年了,折家军中事宜,就是折可求一言而决!看着这些军将诺诺四散而去收拢人,折可求仍在中军旗号下张一胡床大金刀的坐下了,拈着颌下几稀稀拉拉的须髯眯着睛自是思量,就坐观成败罢,除了丰府鄜不容有失之外,其余的随晋王和女真鞑打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