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本人学识不俗,在徐州一带很有名气。藏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胡须浓密,嗓门洪亮,很雄伟,看上去更象武人而不是士人。臧洪一口应承。为了铲除国贼,当然要义不容辞了。
二月十六日,酸枣会盟。
臧洪站在高坛上,顶着凛冽的寒风,高声诵读盟约: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祸害无穷,毒杀弘农,百姓被难,如此以往,社稷沦丧,四海倾覆。我们要举义兵,赴国难,同盟中人,齐心一力,尽我臣节,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有渝此盟,死于非命,祸及子孙。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这份盟约写得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这份盟约和前面的三公檄文相比,其实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国难已经不是董卓废黜少帝了,而是毒杀弘农王。他们既不愿意尊崇献帝,又失去了讨董的终极目标,结果雄心勃勃的讨董大军变得无所适从了。讨董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为了要粉身碎骨,以死抗争董卓的暴戾?那杀了董卓之后呢?不是没有人想到要立新帝,而是没有人愿意去说,没有人愿意去做。
袁术、韩馥、王匡、孔伷、李旻等人对于酸枣会盟没有发表任何支持的宣告,既不说支持,也不说不支持,好象没这事一样,视而不见。
二月十七日,天子在虎贲、羽林以及公卿百官的簇拥下,匆匆走上了西迁之路。
二月十八日,董卓下令清理洛阳城。接到命令的李傕和郭汜没有明白董卓的意思,急忙派人来问“大人,这清理是什么意思?是抢光还是杀光烧光?”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十二章日蚀苍黄第二十三节
董卓吓了一跳,急忙把两人喊到了相国府。
“你们是不是抢劫抢上瘾了?杀光,烧光?洛阳成了废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你们是不是嫌我不得死啊?”董卓指着李傕和郭汜骂道“徐荣和杨凤已经到了京畿,你们给我收敛一点,不要让豹子抓到把柄,更不要激怒他。你们都是打了十几年仗的人,洛阳现在的危险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徐荣和杨凤一旦勾结叛逆,里应外合,反戈一击,那我们连长安都回不去了。你们以为豹子派兵到京畿,当真是为了帮助我们拱卫京师?你们给我清醒一点,不要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李傕陪着笑脸,一脸的不屑“徐荣不过两万人,杨凤不过一万人,三万人就能致我们于死地?大人太抬举北疆兵了吧?”
董卓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把眼光看远一点。叛逆势力大,遍布东南数个富裕州郡,我们即使能在京畿附近击败他们,但短期内我们无力远征平叛。也就是说,我们得不到这些反叛州郡的赋税,得不到他们一粒粮食,一个钱。京畿数郡因为我们征缴算缗钱和这次强行征捐,百姓商贾纷纷逃亡,造成农耕和货殖无法迅速恢复,短期内我们也无法自给自足,所以这仗现在我们既打不起,也拖不起。”
“豹子的情况也许比我们更糟糕。今年北疆冬天遭受了雪灾,而灾民却越来越多,北疆辛辛苦苦储存的一点粮食估计都已经消耗一尽。豹子如果再不想方设法解决目前的危机,他大概要拿春耕的种子来充饥了。”
“十二月的时候,天子下旨催促他南下平叛,他为了保存实力,不愿意,后来才勉强派了徐荣到洛阳来糊弄我。正月的时候我拿迁都长安来逼他,他一点反应都没有。现在呢?不要我催了,他自己一口气连派三个将军南下,而且还连起数万屯田兵,由此可见雪灾已经迅速加重了北疆的危机,豹子已经承受不了了。他为了北疆的稳定,只有竭尽所能帮助我平叛了。”
董卓苦笑道:“这段时间我们用各种办法积累了许多财宝,金银绢缯堆满了屋子,但这些东西不能吃啊。豹子也是一样,为了北疆屯田,为了远征大漠,他不停地向朝廷要钱、要粮。现在他的粮食吃完了,就剩下钱了,但那钱有什么用?不就是一堆破铜烂铁嘛。没有粮食,粮食就涨价,士卒们一个月即使拿两千钱的军饷,也买不到一石粟米。结果呢?结果将士们的家人就要挨饿,士卒们就无心打仗,就要闹事。”
“粮食在哪?在冀州○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益州,在洛阳的东面和南面,西疆、北疆没有粮食,京畿数郡的粮食已经被我们吃光了,这就是现实。”董卓轻拍案几,无奈地说道“豹子饿极了,他是要吃人的。现在他急于派兵南下,目的是威逼叛逆,震慑我们,意图迅速解决危机,想办法从冀州和其他地方购买粮食,把灾民尽可能回迁到冀州和京畿各郡。豹子其实并不想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