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节-第二十二节(9/10)

九月上,侍中种辑回到长安。

他带来了好消息,韩遂和马腾同意受抚,已经兵退陇西和金城。董卓大喜,重赏了种辑。七月底的时候,尚书刘艾因为生病留在了洛阳,侍中种辑于是一个人带着招抚圣旨去了西凉。董卓本来没抱什么希望,但没想到种辑竟然成功了。种辑说,韩遂和马腾被皇甫鸿的大军拦在翼城一带,因为缺粮,不退也得退了。

董卓对种辑说,此事暂时不要上奏天子,也不要四处伸张,你先回家歇着。

董卓立即急书洛阳的李儒,马上拿下虎牢、孟津和小*平津三关,攻击河内。急书段煨和牛辅,于九月底之前突袭河东。董卓告诉三人,声势一定要大,攻击一定要猛,以掩护大军主力攻击袁术。

董卓命令董越、李肃,急速率军赶到武关,向南阳的袁术发起攻击。董卓说,袁术现在正在襄阳和刘表对峙,宛城空虚,大军务必要一击而下,占据南阳,把袁术赶走。

函谷关的胡轸、李傕、郭汜、樊稠接到了董卓的命令,大军秘密向大谷关S辕关、伊阙关方向集结。

伊阙关的吕布、大谷关的张辽S辕关的李蒙也接到董卓的密令,立即派出斥候,探察南阳、颖川等地的情况,做好攻击准备。

董卓部署完毕后,立即上奏天子,说西凉叛军已经攻陷了汉阳郡的翼城,招抚至今也没有消息,他要率军到西凉平叛去。

天子诏准。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一章危机四伏第二十节

九月下,晋阳,龙山。

张温等七位老臣到达龙山后,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里的美丽和幽静。当上党太守杨奇提出把长公主府迁到晋阳城的时候,七位老臣都没有发表意见。长公主对这七位长者非常敬畏,不敢随意开口,更不敢说自己坚持要留下来,但她脸上的表情暴露了她心里的真实意愿。长公主撅着小嘴,气鼓鼓地瞪着杨奇,十分的不高兴。

张温和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随即乐呵呵地笑道:“长公主府如果迁到晋阳城,需要建一所很大的府邸,但这需要花费很多的钱财,而北疆眼前的状况大家都很清楚,我看还是算了吧。龙山这里不错,长公主府就留在这里,不要搬迁了。殿下,你看…”

“好,好啊…”长公主顿时喜笑颜开,高兴地说道“以后,骠骑大将军府在哪,长公主府就在哪。”

张温等人颇有深意的互相看看,微笑点头。

陈纪拱手说道:“等社稷稳定了,陛下还都洛阳后,殿下就要回京,所以我们还是尽量省一点,不要太奢侈了。一路行来,我们看到很多百姓一家数口人挤在一间茅屋里,住在一顶帐篷里,大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很穷很穷。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晋阳大兴土木,修建殿宇,会遭到北疆上下一致的指责,这对长公主,对北疆都没有好处,会影响到社稷振兴大业。殿下的建议,臣等非常赞同。”

长公主府不但依旧留在龙山,而且以后也一直和骠骑大将军府在一起,这大大出乎李弘和骠骑大将军府诸吏的意外。但这件事李弘和府中诸吏已经无心深究了,现在他们被北疆巨额的财赋空缺所困扰。骠骑大将军府上至李弘,下至诸曹掾属,无不在绞尽脑计,殚精竭虑的思考对策,激烈的讨论已经持续十几天了。

这一段时间,张温、崔烈、马日磾等人在赵岐、许劭的陪同下,拜祭了龙山的忠烈堂,参加了悬瓮山晋阳大学堂的两场辩议,和晋阳门阀、诸府官吏也聊了聊,他们还到句注要塞去了一趟。特意看了一下当年雁门关大战的战场。几位老臣在北疆任职的弟子故吏也纷纷赶到晋阳来看望他们。

十几天时间过去了,他们自始至终就没有和李弘正式谈一次。

张温等老臣在晋阳的这些天里,通过和各方的接触,对北疆的情况已经非常了解。

赵岐曾对他们解释过,李弘之所以没有攻打长安勤王,有许多原因,比如李弘没有天子的圣旨。李弘到现在为止接到的圣旨都是要他攻击袁绍,他能怎么办?象袁绍一样公开讨董?要知道北疆有九个将军十二个中郎将,没有天子圣旨,就靠李弘一张嘴,说讨董就讨董,这现实吗?

李弘不愿出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北疆的深重危机,而根源就是北疆的财赋危机。北疆连养兵的钱都凑不齐哪里还有钱打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