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皇帝继位后,权柄由谁主掌?
这几个月晋发生的事,各地州郡大概都已得到了消息。在外人看来,这是大将军利用长公主的权势展开的一场有预谋的铲除异己的屠杀。天
的突然驾崩,无疑更加证实了这
猜测,所以,只要袁绍、曹
等人添油加醋地大肆宣扬一番,大将军和河北就成了众矢之的。
二是权柄的事。依照大汉律,天驾崩,皇后成为皇太后,在新皇帝未成年之前,国事皆由辅弼大臣会同外朝官主掌。但自孝武皇帝后,由于尚书台权重,内朝官和中朝官主掌大权,再加上辅弼大臣又都是领尚书事的外戚,所以皇太后往往大权在握,主宰一切,外朝被彻底排挤
了权力中心。
推荐此的是宗正许劭。三
朝廷在正月底之前宣布皇统更迭的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把战争拖到明年五月耕
收之后。从袁绍等人接到消息,到他们连横会盟,集结军队,至少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河北不但能蓄积更多的钱粮,还能从容征调和
署大军。
光武皇帝有十一个皇,除光烈皇后的儿
刘庄继承大统外,其余十
有九个封王,一个封公。
孝章皇帝还有一个重孙叫刘鸿,被封渤海孝王。这位渤海孝王的儿
就是大名鼎鼎的孝质皇帝刘缵,他仅仅
了一年多的皇帝,因称呼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而被毒杀,死时九岁。渤海孝王的曾孙
中有一位年纪九岁的嫡系长孙刘豫非常聪颖,可以
为继承大统的人选。
孝明皇帝刘庄传位于孝章皇帝,孝章皇帝有两个儿在河北封王。一个是清河孝王刘庆,他的儿
就是孝安皇帝。一个是河间孝王刘开,他的孙
是孝桓皇帝,他另外一个儿
的曾孙
就是孝灵皇帝。这两家自当今天
驾崩后,已无嫡系
孙。
天下现了两个天
,各地州郡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大汉的命运。在这
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谁?
这个问题,我们过去曾讨论了很多次,相信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也是我们一直持勤王的最主要原因。谁愿意看着大汉分裂?谁愿意看着战火焚烧这片江山?但随着天
的驾崩,这个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已经变成了现实。
天驾崩,新帝继位,这两件事我们在明年正月底之前,肯定要诏告天下,接下来可能就是一场血战。河北前年遭灾,元气大伤。虽然我们实施新兵制后,征募了足够数量的军队,但我们却没有足够支撑二十多万大军持续作战的财赋。当然了,这仗肯定要打。为了击败叛逆,守住河北,我们需要上下齐心。
目前在河北的只有两家。一个是郭皇后所生的东海恭王刘的后人,今谏议大夫刘琬是其六世庶孙,前太傅刘虞是其六世庶孙,今大司空刘和是其七世庶孙。一个也是郭皇后所生,中山简王刘焉之后,其五世孙刘节死后因为无
嗣,王爵被取消,国除,现在只有庶
孙。这两家后人都没有合适人选。
朝廷明年的主要事情是重建皇统,击败叛逆,稳定河北,争取两三年后南下中原行平叛大战,力图早日中兴大汉。
三是备战问题。天驾崩后,我们和袁绍突然站到了一个位置上,那就是重建皇统。袁绍重建皇统的主张之所以屡屡失败,关键原因就是当今天
的存在。现在这个最大障碍没有了,袁绍
上就会重建皇统。
在这个共识下,大臣们就赵岐大人所提的三个问题开始商讨应对之策。
这其中还有个问题。依照大汉律,天驾崩后若无
嗣,皇统继承一事由辅弼大臣会同外朝官商议决定,然后呈奏皇太后。皇太后在皇统继承上并没有太多
涉权。
祖皇帝和世祖皇帝为了防止外戚
政,在律法上规定得非常严格。虽然后来很多皇太后有律不依,独揽权柄,造成外戚之祸层
不穷,但这大汉律法却一直没有任何改动。
此次皇统继承一事,是依照惯例由皇太后主,还是依照大汉律由外朝官自己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