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江东四郡就是他的。他的地盘他不管,难道还要我去帮他管吗?你告诉他,只要他能帮我打下中原,扬州就是他的。”
“大人,你把夺取中原的重任交给他,是不是太轻率了?”杨弘担心地问道“孙坚死后,大人虽然竭尽全力保护他的家人和部下,对孙静、孙贲、孙策等人也特别的倚重和信任。但从这两年孙策在江东的所作所为来看,这小子对你似乎并不感激,某些时候还阳奉阴违,耍耍小聪明。以我看,大人还是让纪大人或者桥大人留在扬州为好。”
袁术低头想了一下,然后看看众人,郑重问道:“如果孙坚还活着,你们相信他吗?”
李业等人互相看看,点点头。
袁术微微一笑“孙策就象他父亲一样,绝对值得信任。”
当天晚上,荀正带着袁耀、刘晔急驰历阳,乘船离开了扬州。
三月上,孙策奉命由吴郡的曲阿日夜兼程赶到了寿春。
孙策年轻英俊,身材高大魁梧,和他的父亲十分相像。袁术看了他很长时间,心中突然涌出一股悲伤“你母亲还好吗?”
“谢谢大人的关心。”孙策躬身谢道“下官临行前,母亲一再嘱咐我,让我代她问候大人。”
“我还好,谢谢你母亲还记着我。”袁术笑笑,拍了拍孙策的肩膀“你留胡子后,看上去更象你的父亲。当年…”袁术声音一颤,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孙策陪着袁术默默地走了一会儿。
“你大婚的时候,我太忙,所以只好让袁耀代我去江东恭贺了。”袁术转头看看孙策,笑着问道“你喜欢我给你的礼物吗?”
“喜欢,谢谢大人。”孙策感激地躬身说道“自从父亲死后,全靠大人照顾我们,如果不是大人…”
袁术摇摇手,阻止了孙策的话“当年,是我请你父亲到南阳攻打董卓的,如果不是我请他去,他一定还活着,一定还在长沙,你们一家也能过着安逸的日子。我欠你们太多,欠文台兄的,欠你母亲的,也欠你的。”
孙策热泪盈眶,激动地说道:“大人,下官愿意随大人攻打河北。”
“不,我不会带你去的。”袁术停下脚步,断然说道“你帮我守住扬州。如果我战死在河北,扬州就是你的。”
“大人…”孙策俯身跪倒,泪水霎时滚了下来。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七章风雷激荡第五节
三月初,七岁的刘茂在兖州昌邑城登基称帝,年号永平。
天子下旨,拜祖父刘宠为太傅,曹操为丞相,袁绍为太尉兼领大将军,刘表为御史大夫兼领卫将军,袁术为骠骑将军,田楷为左车骑将军,刘备为右车骑将军。
又拜豫州刺史袁微为辅国将军,河北太守张扬为镇军将军,扶风郡太守马腾为镇西将军。
九卿以下官吏,等朝中几位重臣齐聚昌邑城之后再议。
本来曹操打算让田楷和刘备分别出任太尉和御史大大,和自己并列三公,但田楷和刘备有自知之明,婉言谢绝了。曹操这是客气,凭自己两人的出身和实力,根本无法和威震天下的袁氏相提并论。曹操很不以为然。如果不是我们重建皇统,这天下就是袁家的了,两位居功至伟,为什么要推辞?
田楷说,如今皇统和朝廷刚刚建立,我们又要立即联军进攻河北,这时候最重要的是上下齐心,没有必要因为这件小事激化矛盾,和袁氏兄弟形成对立。一旦弄巧成拙,那就违背我们重建皇统的本意了。另外,朝中重臣各领州郡,平时都不在京城,只有太傅大人和你这位丞相全权主掌国事,所以我们是不是三公无所谓。
曹操笑着连连点头,但眼神里却有几分尴尬。
田楷这话虽然说得很含蓄,但直接命中了曹操的要害。这次重建皇统,说起来是三家联盟一起做的。但田楷和刘备仅是参与者,主要事情都是曹操干的。曹操的目的是中原称霸,但他实力不够,河北的李弘有可能随时打过来。所以他先是建盟,后是重建皇统,力图在短时间内膨胀自己的实力。
现在三家联盟有了,皇统也重建了,曹操下一个目标就是控制天子和朝廷。曹操控制朝廷的办法简单有效。他先是奏请天子拜封各方大吏,然后又以战乱为由,奏请天子让这些身为朝廷公卿大臣的各方大吏督领各自州郡。各方大吏的利益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没有感觉到新朝廷对他们权势的威胁,他们当然也没有必要为了皇统和朝廷的事为难曹操。而曹操用这种办法不但维持了各地大吏拥兵割据的局面,还成功控制了朝廷。虽然这个天子和朝廷目前看上去不过就是个门面,但一旦控制它的曹操实力大增,形势可就不一样了。曹操有实力为后盾,可以挟天子和朝廷号令天下,如此一来,则曹操霸业可成。
曹操的这个心思自然瞒不过田楷和刘备,两人因此暗暗担忧,感觉将来的形势对自己非常不利。但现在面对河北的威胁,他们迫切需要三家联盟,需要皇统和朝廷,至于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刘备感觉到曹操的不快,急忙说了一大堆理由。他说话比田楷要谦虚得多,而且头头是道,言辞中明确表示自己和田楷绝不会背盟。曹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十分高兴。
三月上,袁绍到达昌邑。
曹操、田楷、刘备出城相迎。袁绍和曹操把手言欢,彼此都很兴奋。
在袁绍面前,曹操的腰杆挺不直。当年袁绍主盟天下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不过是个朝廷通缉的要犯。如果不是袁绍以“承制”之命封他一个奋武将军,后来又连续封他官职,给他以强有力的支持,曹操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瞎混呢。自从奸阉倒台后,曹家的权势几乎被一扫而空,正是袁绍的帮助给了他重现雄起的机会,说起来,曹操要感谢袁绍。
田楷和刘备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根本不可能和袁绍这样的人物同殿为臣,两人都是带着一种谦卑的心情站在袁绍身后,说话毕恭毕敬。田楷是袁绍的亲家,袁绍对他还给个笑脸,但对刘备,袁绍的眼神里就有三分不屑七分鄙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