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再劝“大将军,攻打洛阳是众望所归的事,你为何…”傅干欲言又止“大将军,决策打洛阳,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你知道反对攻打洛阳的大臣,主要都是哪些人吗?”
“太尉徐荣大人,左卫将军麴义大人,前太仆卿盖勋大人,少府卿贾诩大人,征西将军庞德大人,厉威将军华雄大人,还有大将军你。”傅干蓦然想到什么,吃惊地说道“西凉人。除了太尉大人和你,都是西凉人。”
“子烈(徐荣)在西凉待了近十年,而我也认识了很多西凉人,比如皇甫将军,你父亲,还有边章先生,北宫伯玉…”李弘转身看着傅干,轻轻叹了一口气“我们都知道,关中对西凉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西凉人近百年来的梦想,是西凉人摆脱贫穷和战火的希望所在,更是边章和韩遂高举大旗背叛朝廷的主要原因。”
李弘伸手拍了拍傅干的后背,无奈地说道:“韩遂绝不会放弃关中。”
“但朝廷不这么想,长公主也不这么想。”傅干说道“他们认为凭借河北现在的力量,足以逼迫韩遂俯首称臣。”
“俯首称臣?”李弘苦笑,摇了摇头“中平元年,边章、韩遂、北官伯玉开始起事,那时朝廷的实力如何?难道比现在的朝廷实力差吗?那时朝廷的实力十倍、百倍于现在的朝廷,但西凉人投降了吗?俯首称臣了吗?”
“我很担心,也很恐惧,因为今天的朝廷已经开始盲目自大,开始认为天下指日可定,中兴大业也将唾手可得,他们把过去的教训都丢到九霄云外了。”
傅干脸显沉重之色。
“我可以肯定地说,韩遂很快就会答应朝廷的要求,河东的北疆军也会马上进入关中,但西凉人随即就是倒戈一击,河东北疆军极有可能全军霍没。就算杨凤带着河东北疆军成功突围,但河东必将陷入战火。北疆军两线作战,河北无力支撑,只能放弃攻打洛阳,转而死守河东。河东一旦被毁,河北财赋紧缺,北疆军势必全线告急。”李弘走到地图前,轻轻点了一下地图上的关中“如此一来,韩遂的目的就达到了,河北、关中、洛阳鼎足而立,我们失去了平定天下的优势,后面的仗将越来越难打。”
“韩遂真的敢这么做?”
“你认为呢?”李弘微微一笑“韩遂这十几年来,屡屡挣扎在生死存亡之间,议和、背叛、倒戈对他来说,就象吃饭那么简单,就象呼吸空气那么自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大将军为什么不对朝廷做出解释?”傅干迟疑了一下,问道。
“太尉大人就在晋阳,该说的话他都会说。他的话如果没人听,我的这番猜测就更没有说服力了。”李弘指指帐外“除了麴义大人,这座行辕里有多人认为韩遂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还敢和河北公开对抗?他们距离西凉太遥远了,对西凉人,尤其对韩遂也太不了解了。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了解韩遂这个人。当年张温大人带着我们把韩遂一直打到了金城,但结果如何?我奉旨都去招抚的时候,他的气势比我还高,好象打了败仗的不是他,而是我们。他在那种劣势下都毫不气馁,更不要说现在他占据了关中,背后还有袁绍、刘表这些强援。他怕什么?他已经控制了关中战场上的主动,他手上有绝对胜算。至于西凉,他更没什么可担心的。西凉那个烂摊子,河北敢要吗?他只要把西凉人迁到关中,我们就要面对韩遂和羌人的前后夹攻,我们能在西凉待多久?西凉就是西凉人的,谁去都无法站住脚。”
“中原大战的好处是,我们进入了中原,确立了平定天下的优势。”李弘背着手,在大帐内来回走了几步,低声说道“坏处是,朝中的大臣们,包括北疆军的众多将军们,都认为洛阳已经是囊中之物,认为河北的力量已经强大到足够横扫天下了。”
“大将军,你必须要考虑到,如果你极力反对攻打洛阳,长公主和朝中很多大臣们可能认为你有…”
“我有篡逆之心?我打算图谋不轨?”李弘哈哈一笑,淡然摇头“你不要把人想得那么卑鄙。这么多年了,我是什么人,朝野上下看得很清楚。此时此刻,长公主也罢,大臣们也罢,首先想到的是中兴大汉社稷,是如何以最快的捷径达到稳定和中兴社稷的目的。至于想杀我,那是将来的事。从我进入大汉疆域那一天起,要杀我的人就多如牛毛,但我至今还活着,相反,想杀我的人,好象都死得很快。”
傅干哑然失笑。
“现在,我要一个理由,一个即刻攻打关中的理由。”李弘站在地图前,双臂环抱,自言自语地说道。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章问鼎中原第十八节
四月底,孙贲到达定陶行辕。
孙贲乘船赶到渤海郡后,渤海郡太守宋文急忙派人把他送到了兖州定陶。听说孙策重伤,生命垂危,江东岌岌可危,李弘极为吃惊。
“还有几成存活希望?”李弘急切问道。孙策一死,江东内忧外患同时爆发,曹操和刘表都有可能乘势占据江东,而曹操可能最大。曹操一旦得到了江东,天下格局随即再变,对朝廷平定天下极其不利。至于自告奋勇南下江淮的袁耀,李弘可不敢奢望他能异军突起占据江东。他实力有限,无法战胜曹操、刘表、周瑜和孙家四个势力,他能在江淮一带支撑下去就不错了。
孙贲绝望地摇摇头,把孙策伤情大致描述了一下“已经一个多月了,估计他现在…”孙贲想到孙策可能已死,心里凄楚,眼眶渐红。
“伯阳,你不要急,我一定会帮你。”李弘稍稍想了一下,安慰道“二月底的时候,朝廷已经下旨,让治书御史陈好大人赶到江东招抚。随行的有孙辅和鲁肃两位大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刻他们就在江东。”
孙贲闻言又惊又喜。
“君理(朱治)去年受了重伤,一直在定陶诊治。你先去看看他,和他暂时住在一起。”李弘起身送客“我立即急奏朝廷,看看能不能说服长公主和朝廷先行出兵威胁徐州,牵制曹操的兵力,延缓他攻打江东的时间。”
孙贲跟着站起来,疑感地看看李弘,迟疑半晌,小声问道:“这件事,大将军不能做主吗?”
“我只是朝廷的大司马大将军,又统兵在外,这种大事,我当然不能做主。”李弘毫不在意地笑笑“你不会把我当作是第二个董卓吧?”
孙贲脸显疑色,显然不相信李弘的话,他担心李弘敷衍自己耽误了时间,于是恳求道:“大将军,天下谁不知道河北是你说了算?请大将军看在朱俊大人和破虏将军的面子上,无论如何伸以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