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十多年前,玉门关就已经被羌人拆除了,只剩下几段墙垣了。”贾诩叹“自孝桓皇帝以来,大汉国力日衰,对西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
长公主本想亲自护送,闻言愣了一下,正想开拒绝,李玮说话了“改制的事必须立即议定,请殿下务必留在长安。改制之策不能议定,所有大臣都不能去洛
参加大师的丧礼。”
五月初四,长公主亲自主持朝议,朝中大臣、各地大儒名士、商贾富豪们在未央前殿再议改制之策。
长公主气得浑颤抖,指着李玮半天说不
话来。
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因坐落于玉门关之南,故取名
关(古以南为
)。孝武皇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这两关就是玉门关和
关,乃兵家必争之地。玉门关在敦煌郡西北
,用以防备匈
,而
关在敦煌郡西南
,用以扼守西域诸国。两关相距一百四十里,有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便有烽燧墩台。
张燕想了一下,转对徐荣说
:“命令驻守桃林要
的军队找个借
,暂时关闭要
,断绝儒生们回到洛
的驰
,等到大师的遗
函谷关之后,再打开要
,让儒生们返回洛
。”
“飞燕,现在是五月,天气,长途跋涉,大师的遗
肯定保不住。”徐荣担忧地说
“如果途中
了什么事…”
儒生们欣喜若狂,在赵商、王基、公孙方等人的带领下,连夜离开太学向洛而去。
丞相李玮坐镇长安,指挥实施新制。
杨彪气怒攻心,咬咬牙,恨恨地骂了他一句“你狠,你狠…”
李玮惨然一笑,跪倒在地,战刀依旧架在脖上“殿下,臣以死再奏,请殿下下旨,改制之议若不得通过,京中任何大臣不得离开长安,否则严惩不怠。”
“元嘉元年(公元151年),西域长史赵评在于阗病死。第二年,王敬继任长史。西域的拘弥王因与于阗有仇,诬陷于阗王杀死了赵评。王敬大怒,率军攻杀于阗,杀死了于阗王。于阗国人不服,转而叛杀了王敬。接着永兴元年(公元153年),车师后
王阿罗多起兵反汉,西域诸国响应者很多,西域长史
和戊己校尉
不得不撤回敦煌,自此大汉就失去了对西域诸国的控制。”
“此去洛八百里,儒生们心悬大师的安危,日夜赶路,四五天之内就能到达洛
。如果
路上有什么耽搁,大师的遗
没能抢在儒生们之前
函谷关,那麻烦就大了。”荀攸苦笑
。
朝堂大,很多大臣、大儒们悲伤不已,急着要到洛
参加丧礼,
本无心议事,诸多改制之策一日之间,全
议定。
朝议之前,尚书令田畴宣读了圣旨。由于天下形势张,改制之策如果不能议定,则所有人等不能
京。郑玄大师病逝的事知
的人很少,所以人们不以为意。
夜,赵云、颜良、赵松、国渊等人在五百南军卫士的护送下,带着大师的遗
离开了长安城,急赴渭
河边。楼船将军杨华已奉命征调了十艘战船在河边相候。众人顺
而下,于渭
、泾
汇
的船张渡换乘楼船,飞速疾驶陕城。
张燕和赵云左右冲上,竭力想夺下李玮手上的战刀。李玮大喝一声,战刀举起,匪夷所思地架在了自己的脖上“都不要动。”
“请太傅大人即刻拟旨。”李玮丝毫没有放下战刀的意思,瞪着杨彪又吼了一嗓。
“李仲渊,你还有人吗?”荀攸当即气得两
冒火,一把抓住李玮的衣领,抡起拳
就打“我打死你个
佞。”
众人大惊。
“臣恳请殿下准奏。”李玮扯着嗓吼了起来。大概是因为太激动了,手上用力过大,刀锋忽然割破了脖
,鲜血立时涌上了雪亮的战刀,
目惊心。
五月初十,河南尹徐晃急报京都,郑玄大师病逝。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十一章长河落日第五十二节
五月初二,黄昏,太仆卿崔琰、治书御史郗虑赶到太学宣布,大师病情有所缓转,要求返回洛,并于今夜动
,请诸位儒生即刻返回洛
太学看护大师。
“仲渊,你要什么?”徐荣猛地把长公主拉到自己的
后,厉声疾呼“你疯了?”
“听说,孝灵皇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于阗国王安国攻杀拘弥国,杀其王,当时的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还同时发兵西征,帮助拘弥国在大汉的质定兴复了国。”傅
上问
“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孝灵皇帝朝的时候,大汉对西域诸国还是有影响力的。”
“西域本是大汉的疆土,西域诸国本是大汉的藩属国,几百年了,当然有影响力了,但大汉的影响力并不能代替我们对西域的实际控制。”贾诩苦笑“那件事的确是真的,但那也是大汉最后一次
兵远征西域。算起来,距今整整三十年了。”
“把大师的遗连夜运
长安,送到洛
举行丧礼。”
李玮瞪着暴如雷的荀攸,伸手掸了掸衣襟,显得很是不屑。突然,他冲上去对准赵云就是一拳。赵云莫名其妙,本能地侧
躲过,就在这一瞬间,李玮的拳
往下一沉,张开五指,一把
了赵云腰间的战刀。
站在关隘上极目远眺,当见云山浩渺,大漠苍茫,雄浑至极。
今日的关隘破败不堪,随可见断垣残
,想起昔日的雄伟,不由得让人
慨万分。
关隘的东面是丽的南湖,轻风薄雾,缭绕飘指,如梦如幻。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近
有一条南北直向的沟渠,泉
涓涓,甚为甘冽。北面墩墩山上有被称为“
关耳目”的烽燧,巍峨
,犹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峥嵘奇殊。
五月十二,长公主和太傅杨彪、大司徐荣、太尉张燕、御史大夫荀攸等二十多位大臣急赴洛
参加郑玄大师的丧礼。
五月上,西疆,敦煌,关。
众人傻了。
“近百年来,西疆的羌人屡屡叛侵,大汉和西域诸国的联系频频中断,在这
情况下,大汉对西域诸国还有多少控制力,可想而知。孝灵皇帝朝,先有黄巾起事,后有边章、韩遂之祸,朝廷自顾不暇,府帑空竭,兵疲财尽,无力他顾,丢失西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一场危机就这样悄然化解。
“未央里的清凉殿内有冰,用冰保住大师的遗
。”张燕说
“为了节省时间,征调
师战船,顺
而下,直达陕城。再派八百里快骑疾驰洛
,命令河南尹徐晃、扬威将军张绣带人赶到陕城,把大师的遗
护送到洛
太学,并在太学布置灵堂。”
赵云明手快,扑上去就抱住了荀攸“荀大人,丞相大人也就是随便说说,你不要动怒。”
五月十一,长公主下诏,颁布新制,即日实施。
长公主从徐荣的背后走来,脸
苍白,震骇至极“
卿,你这是
什么?”
“好了,不要吵了,都冷静一,想想办法。”长公主走到两人
边,低声劝
“大师已经走了,指责谩骂都没有用了,还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吧。”
“急召崔琰、郗虑两位大人,请他们立即赶到太学,告诉儒生们,说大师病情缓转,要求返回洛。他们将遵从师命护送大师回洛
,继而把这些新经学派的儒生都骗到洛
去。”
“丢了容易,捡回来就难了。”贾诩指着前方广袤的戈,仰天长叹“大汉自光武皇帝中兴后,因为匈
人霸占了西域,严重威胁西疆安危,不得不在西域一地屡屡用兵,历经三通三绝。虽然我们最终击败了匈
人,但西域诸国因为失去了匈
人的威胁,再加上大汉国力不继,渐渐离心离德,开始互相征伐兼并,同时反抗政令的事也频频发生。元嘉二年、永兴元年的叛
,就是西域诸国试图摆脱大汉控制的开始。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疏勒王被自己的叔父和得杀害,和得自立。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凉州刺史孟陀派戊己校尉任涉等人率西域诸国三万多人围攻疏勒桢中城,四十余日不得攻克,无奈撤围而走。这件事对西域诸国的震动很大,曾经纵横捭阖的大汉不行了。此后
徐荣、杨彪、张燕、荀攸、赵云五人目瞪呆。李玮当真是“疯”了,竟然以死相胁。
“太学的儒生怎么办?”荀攸急切地问。
大汉天和大将军巡视河西,于五月初九到达
关。
五月初三,聚集在长安的各地儒士听说郑玄大师返回洛了,辩经结束了,也各自走上了返程。
“好,好,准了,准了…”长公主魂飞魄散,连连摇手“下旨,我立即下旨。”
张燕看看众人惊异的目光,苦笑“我知
这时候移动大师的遗
极为不敬,但这是唯一的办法,相信大师在天之灵会原谅我们。”
“也只有这样了。”徐荣,躬
对长公主说
“殿下留在长安主持大局,赵大人和颜大人亲自护送大师的遗
去洛
。”
**
“哼…蓄意挑起太学混的目的原来就是搁置改制之议,好
明的手段啊。”李玮指着荀攸叫
“你不要忘了,长安还有两万南军,栎
还有五千卫士,晋
还有一万风云铁骑,长安再怎么
,它翻不了天。如果两天内不能议定改制之策,我就公布大师病逝的消息,我倒要看看,到底谁会死在长安。”
,甚至一年两年都很正常。以我看,还是暂时搁置改制之议,全力以赴解决长安危机吧。”
“玉门关呢?”小天转
看向贾诩问
“玉门关现在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