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比熊迅速扫了一眼食案上的菜盘。
炸烹天鹅,红焖野鸡,卤汗油鸡,红烧甲鱼,挂炉羊羔,马朘(专以马鞭肉制成的特殊菜肴),蹇膊庸脯(蹇膊,驴肉干和狗肉脯),胹羔(胹,煮得熟烂的羊羔肉),铁扒肥雁配着鲜腻的酸浆,牛腿筋闪着黄油软滑芳香,狗豚韭卵(枸杞子炖小猪肉),羊腌鸡寒(腌羊肉和凉酱鸡合拼的菜点)。
左手方的小几上摆着豆饧(即饴糖豆酱一类的甜食品),又粘又酥的蜜馅饼,还有大米、小米、二麦、黄粱等主食。右手方的小几上摆着玉色的果子浆,鷇膹雁羹(鷇膹,带汤的炖嫩雀),大雁肉羹和糯米酒。这米酒透着澄黄,味醇清凉,让人垂涎欲滴。
“怎么会这么多?”柯比熊疑惑地问道。
“主食、甜点、汤羹、酒浆都不算。”燕无畏笑道“你是东部鲜卑王,位同诸卿,所以食案上是十二个菜盘。”
“这吃得完吗?”柯比熊不由地低声惊呼。他虽然在大漠上贵为部落王,但生活也没有奢侈到这种地步。
燕无畏吓了一跳,四下看看,生怕别人听到了“你千万不要全吃了,后面还有很多菜肴酒羹。”
“还有?”柯比熊不由得地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菜要上九道,每道菜都是十二盘,另外甜点、汤羹、美酒也要不停地撤换。你浅尝即止,即使好吃也要忍着,免得早早填饱了,只能看,不能吃,让人笑话。”
柯比熊叹服。大汉就是大汉,泱泱大国,连吃饭都这么豪华、奢侈,让人叹为观止。
“进食的时候也有规矩。”燕无畏继续说道“要用手而不是筷子取食黍米饭,不要用手搓饭,不要落得满桌是饭,不要流得满桌是汤,不要吃得啧啧有声,不要啃骨头,不要将咬过的鱼肉放回鱼盘,不要只吃一种菜肴,不要翻来覆去地挑菜,不要大口喝汤,不要搅和菜汤,不要喝咸肉酱,不要当众剔牙,不要大声说话,不要纵酒无度…勺柄要向南方,湿肉要用牙咬,干肉要用手劈,吃烤肉不要一次嚼得太多…”
柯比熊几乎晕倒。大汉乃礼仪之邦,但这规矩也未免太多了。
燕无畏很严肃,压低嗓门滔滔不绝,而柯比熊已经听不进去了,他哭丧着脸说道:“我能不能出去透口气…”
“不能…”燕无畏断然说道“饮宴之时,不得擅自离席,更不能中途无故离去。”
两人正说着,谒者(主宾赞受事)站了起来,大声叫道:“殿下祭…”
“跪下,跪下…殿下要说话了…”燕无畏拉了柯比熊一把,两人面朝北方,双双跪下。
长公主说了几句祝福的话,然后躬请众臣归席。
谒者再呼:“臣祭…”
大臣们回礼。丞相李玮代表百官,感谢天子和殿下的隆情厚谊,躬请殿下入席。双方谦让了一番。长公主先行就坐,举筷浅尝,然后请臣僚们用菜。
燕无畏拿起筷子,看到柯比熊还在左顾右盼,急忙咳嗽了一声。柯比熊这才反应过来,随即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虽然饥肠辘辘,但他还是强自忍着,战战兢兢地在每个菜上点了一下。柯比熊暗暗叹气,这饭真难吃啊,比受刑还难受。他还没吃上几口,燕无畏又咳嗽了。柯比熊以为自己什么地方失礼了,吓得忙不迭地放下筷子。
“老弟,筵席有两个多时辰,你这么吃会把肚子吃撑了。”燕无畏笑着说道“浅尝即止,浅尝即止…”
柯比熊左右看看,果然大家都放下了筷子,正兴致勃勃地望着殿堂中央的一群艳丽舞伎。
丝竹声起,舞伎们手持双耳鞞鼓,合着乐曲,弄鼓击拍,轻歌曼舞。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一人唱,众人和,歌声优美动听,舞姿雍容典雅。
燕无畏看到柯比熊如醉如痴,不禁得意洋洋地介绍道:“这是大汉的相合歌,这乐曲就是相和大曲里最有名的《江南》,好听吗?”
柯比熊连连点头。
“这还不够好听,缺乏阳刚威猛之气。”燕无畏笑道“等一下你再听听鼓吹乐,那才是大汉真正的乐舞。”
“还有比这更好的?”柯比熊惊讶地问道“比上午祭祀大典的《大风歌》还好听吗?”
“当然…”燕无畏举起了酒爵“来,喝酒,有机会,我亲自给你唱一曲。”
“你也能唱…”柯比熊失声轻笑。
“大汉男儿,有几人不会吟唱《大风歌》,有几人不会高歌《战城南》?”燕无畏捋须而笑,豪气勃发。
丞相李玮执弟子礼,敬酒于不其侯伏完。
伏完略略谦让,坦然受之。
伏家是大汉四百年来历史悠久,声势显赫的以经学闻名于世的大门阀。伏氏一族尚《诗》、《书》,有“伏氏学”之美誉,一门曾出了十二位经学博士,可谓人材济济。
据传伏家是伏羲后裔,先祖伏胜是大秦朝博士,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济南伏生。孝武皇帝时,伏孺客授东武。其后有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授孝成皇帝,为高密太傅。伏理的儿子伏湛承继父荫,补为博士弟子员,王莽时为绣衣执法,刘玄入关拜其为平原太守,光武帝即位,闻伏湛之名,征拜为尚书令,修订旧制,后拜三公行大司徒事。伏湛之后,又有其弟伏黯、弟弟的儿子伏恭和其四世孙伏晨、五世孙伏无忌等人名扬天下,其中伏恭曾官至司空。伏完就是伏无忌的孙子。伏晨娶高平公主,孙女是孝顺皇帝的贵人。伏完娶了阳安长公主,伏完的女儿是孝献皇帝的皇后,所以伏家又是世代的皇亲国戚。
放眼当今天下,传承四百年而不衰的高门大族所剩无几,而伏家就是其中最显赫的代表。伏家是徐州琅琊国东武人,而以琅琊国为中心的青兖徐一带又是经学世家的聚集地,这个地方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出现了很多显赫门阀,琅琊因此名扬史册。
自从郑玄大师到河北后,青兖士人实力骤增,在朝中有以蔡邕、张邈、孔融为首的大儒,在州郡有以臧霸、祢衡为首的名士,在朝野内外更有郑玄、伏完这样的当世鸿儒,青兖士人因此轻轻松松地控制了朝政。四年前的长安兵谏,就是以北疆系为首的朝堂势力联手合作,重创了青兖士人,把青兖系的势力赶出了朝堂。
但青兖士人的力量依旧很庞大,尤其这次骠骑大将军赵云主掌国事后,青兖士人纷纷再入朝堂,大有卷土重来之势。郑玄大师去世后,青兖士人的最大支撑就是不其侯伏完。
“伏氏学”承继四百多年,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它一直保持着正统的儒学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