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十七碗招安梁山泊(2/3)

散朝后,群臣三三两两步朝堂,各自回各自的衙门当职。王钰与童贯,蔡京,梁师成几人走在一起。不要小看这“走在一起”蔡京等人,都是朝中手握大权的重臣,能与他们走在一起,自然是被看作“同中人”王钰给他们几个起了一名字,叫“北宋权臣俱乐”这个俱乐里面的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大事,没有他们办不到的。

赵佶沉半晌,终于:“既如此,你便与杨晋同行,勿负朕望。”

这是宋江收买人心的举措,人心既服,则不可加兵。况且,近日西夏党项人蠢蠢动,各遮掩不及。若是朝廷派兵征讨,为不便。以臣愚意,那梁山宋江等辈,都是江湖上亡命之徒,犯了刑法,无路可退,才啸聚山林。若是陛下降一招安诏书,着光禄寺颁些御酒珍羞,再派一员德望重的大臣,到梁山好言抚,招安来降,让他等去阻挡外敌,岂不更好?请陛下圣裁。”

关键就是这个俅,他会被捉上梁山。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宋江那厮一心想求招安,一定会把俅当爷爷似的供着。但梁山之上,也非他宋江一人独大,自己的结拜大哥林冲,坐的是第六把椅,鲁达是第十三,相信他们会有一个小集团。而林冲与俅有不共天之仇,自己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俅留在梁山泊,永远不要再回来。

见他辞官,赵佶倒有些不忍了,他多年前便随自己来了京城。柴造反,本不当牵连他。是以,皇帝好言宽:“堂不比他人,你对朕忠心耿耿,不必为此事挂怀。辞官一事,不准。”

王钰倒不是恭维他,这蔡京虽然是北宋有名的臣,可他的书法的的确确是独步天下。北宋书法四大名家“苏黄米蔡”前面三个,说的是苏东坡,黄,米芾,这最后一个,指的就是蔡京。

“陛下,臣有事要奏。”柴堂奏

堂有事,速速奏来。”赵佶面无表情,再算再怎么喜他,可一想到他哥哥当了贼寇要造反,心里实在是不舒坦。

大宋开国以来,除太祖太宗两位皇帝外,后续之君,都喜文厌武,将战争视为洪猛兽。此时赵佶听李纲这么一讲,正合心意,在班中环视一,寻找着合适的人选。若是差蔡京,童贯等人,无论官衔名望都合适,但他们居要职,替自己打理朝政,怕是脱不得

最后目光落在侍卫步军衙门太尉杨晋上,此人行事向来谨慎,或可担此重任。

不过,林冲等人固然勇武过人,但如

“臣请陛下,将臣削爵为民。家兄梁山造反,臣每日诚惶诚恐,寝难安。”

堂闻言,扑通一声跪到地上,痛哭:“臣陛下大恩,粉难以报答。请陛下恩准,臣与杨太尉同行,誓必招安梁山贼寇,将功赎罪。”

顺平侯府书房里,王钰背靠檀木大椅,将脚伸到桌上,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桂茶糕。寻思着梁山一事。这第一次招安,是肯定失败的。杨太尉一回来,朝廷必会派大军剿灭。一次是童贯,后一次是俅。

当晚,蔡京便命人送来了一幅字画,上书四个大字“一团和气”王钰自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收了字画,拿了两千两钞送给蔡京,算是笔之资。这是什么勾当,大家心照不宣。

“杨晋,你去替朕走这一遭,如何?上的伤,不碍事了吧?”赵佶问,那杨晋上的伤,是陪皇帝去**让李逵给打得。所以,赵佶派遣他这个差事,是有意让他立功。皇上开了金,作臣的哪有不从的理。当下计议已定,赵佶本想宣布王钰与云郡主的婚事,但今天朝上议的是兵家之事,怕不吉利,还是以后再说。谁料,这一拖,他竟给拖忘了,等他想起来的时候,王钰早就不在京城了。

“咦,王大人,脸不好,有心事?”蔡京见王钰默然不语,闷闷不乐的样言问。以前,王钰得罪了他,可后来童枢密亲自致歉,替王钰说情。再加上王钰渐渐崛起,日后必成大,蔡京也有心拉拢他,便不再计较。

“有劳公相过问,下官没事。对了,下官听人说,公相书法,妙绝天下。下官乔迁新居,想求公相一副墨宝,作为镇宅之用。不知…”王钰刚一开,蔡京已经笑:“这有何难?若是别人,本官也不费这个心,可你王大人开了,我定当尽力。”

俅今日又告病在家,若是差王钰,恐怕朝中又有非议,以为自己刻意提携,厚此薄彼,再说他年纪太轻,资历不够,也不作考虑。

议完梁山之事,百官再无本上奏,赵佶正待退朝,回后研习他的神仙方术。忽见天章阁直学士,京宁侯柴班。这个柴堂,本来赵佶是相当欣赏的,才学,相貌都可无挑剔。若不是他的份特殊,早就加以重用了。当年自己巡,在沧州见到他,十分喜,是以带回京来。哪知,他兄长柴却落草为贼,实在是辱没了柴荣的名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