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十四碗史上最年轻兵部尚书(2/3)

王钰只得笑,一一谢:“谢诸位大人。”

“这还不算,本官倒是认为,圣上这次给王尚书的封爵大有文章。你看,之前王大人的封爵是顺平侯,执事有班谓之顺,克定祸谓之平。这个封号,意思不过是说王大人你尽忠职守罢了。可你现在的封号,修武侯,自古以来,哪有文臣封号带武的?只有三国时蜀汉诸葛亮,为忠武侯。依老夫看,圣上是对王大人寄予厚望啊。”蔡京说

“王尚书心境似乎不佳?”酒至半酣,蔡京冲众人使了一个,笑问王钰

此时,检校太殿梁师成搭话:“王大人,你可知,资政殿大学士意味着什么?”见王钰摇,他又继续说:“咱们这里,只有公相是资政殿大学士,枢密相公是保和殿大学士,除此之外,我与宿太尉可都只是学士啊。”王钰知,在当朝,文臣们领的荣衔,分为直学士,学士,大学士三等,这大学士已经到了最了,可这又说明什么呢?

“两位相爷,就不要刺激尚书大人了,还是实言相告吧。下官估计,再说下去,咱们这位兵尚书,只怕要哭鼻了。”宿元景说罢,厅中一阵大笑。

王钰换上崭新的正三品大臣常服,门一看,原来的四抬大轿,变成了八抬。看着倒是风光,可谁都知,大臣没有实权,那就跟个鸟人一样。到了太师府,童贯,梁师成,杨晋等人都先到一步,而让王钰意见的是,新任的殿帅府太尉宿元景也在。

厅之中,早已摆下宴席,众官见王钰到来,纷纷起祝贺:“修武侯荣升兵尚书,可喜可贺!”

王钰心情不佳,苦笑:“童大人就不要笑我了,什么尚书大人,哼哼。”童贯走到边,小声说:“适才公相传话与我,散朝之后,让我等都到他府上赴宴。”

回府之后,少府监派人送来了正三品大员的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随标志饰和相应品,又将“顺平侯府”的门匾换成了“修武侯府”王钰一人赏了他们二十两银。大家都是清衙门,同病相怜啊。

王钰听罢,反倒不郁闷了。在座的人,哪个不是老油条?对朝廷大事比自己更清楚,明知自己被削了实权,还在故意刺激,这不合常理啊,难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得上是清衙门,跟翰林院有一拼。

“娘的,什么鸟尚书,好不容易带着五千兵,现在只剩下光杆司令了。”

“别人笑我也就算了,公相,相两位,都是王钰是良师益友,怎么也取笑我?谁都知只是个摆设,一等一的清衙门,圣上将我调去兵任主官,我实在不明白。”王钰没好气的说

王钰了资政殿,抱着笏板闷闷不乐,原来那些成天围在他边,顺平侯长,顺平侯短的大臣们,此时一个个不见了踪影。

“小宝,你可知,兵是个摆设,兵尚书更是一个摆设。兵大小事务,一般来说,都是由兵侍郎理,尚书一般只授于老臣,当作一荣誉罢了。”童贯也不知是何居心,明明知王钰心情不好,还在火上浇油。

“据下官估计,圣上此次安排,应该是为了尚书大人到梁山招安方便,才暂时削去本

俅被削去实权,本以为是王钰从中作梗,了谗言。可见他也被削了兵权,心中更加疑惑,实在不懂天到底用意何在。

“尚书大人留步。”正郁闷时,后有人呼唤,回一看,原来是童贯。

蔡京坐了上首,众人各官阶落座,王钰虽然是正三品大员,可在这里却是晚辈,所以坐在最后。宴席开始,众官一边贺宿元景升任太尉,一边贺王钰升任兵尚书,王钰心情不好,酒愁更愁,再好的酒,喝着也跟差不多。

“哈哈,小宝,这你就不知了。古往今来,以弱冠之年担任尚书一职者,能有几人?你王钰是第一个啊,这还不值得庆贺吗?”蔡京心情倒是跟王钰形成鲜明对比。

到底还是童贯与王钰关系最好,此时听宿太尉这么一说,便对王钰:“小宝,你不要忧心。圣上这次安排,其实是另有意的。”

“哦?下官不明白童大人的意思?”王钰拱手问

散朝之后,大臣们个个心里都揣着鬼,朝廷如此大的人事变动,近年罕见。而让人意外的,还是与王钰两位臣,都被削去本来职权,授了闲职。殿帅府衙门,可称得上是大换血啊。都说天威难测,果然如此。

赴宴?赴什么宴?老被削了兵权,你还摆宴席庆祝?可蔡京是百官之首,他的面不能不给。童贯见王钰闷闷不乐,也不说破,待完之后,便自行离开了。留王钰一人在那里,叹世态炎凉,人情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