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西顾三上(2/2)

“把狗男女绑上石,沉到运河里边去!”

如果张金称这次打来的时候,程教不是被林县令关了起来,也许灾难就不会发生。善良而懦弱的百姓们,更愿意自己塑造一个同样善良且勇敢的豪杰形象,以在黑暗中有所寄托。他们相信程名振无辜,也相信程名振不是灾祸的源。虽然少年人已经不再是馆陶县乡勇教,而是张金称麾下的九当家。

“张大当家这案断得公平!”观完了行刑,许多百姓兀自不肯散去,三三两两地聚在寒风中议论。

安到别人上。关键时刻,坐在主簿位置上的薛二当家,把衙门里的那些弯弯,毫不客气地揭了开来。张金称闻听后暴怒,从公堂上丢下火签,给了几个原来专门打别人的衙役们每人五十大板。喽啰们立刻冲上去,拖着几个衙役到大街上,一五、一十,结结实实地打足了数。把几个倒霉打得哭爹喊娘,那些大着胆前来告状的苦主,却个个看得扬眉吐气。

话音落后,周围的人才猛然想起半个月前林县令试图在公堂上将程名振当打死的事情来。不觉对少年人的心大为叹服。虽然张金称攻打馆陶,是借着给程名振伸冤的旗号。但是,劫难幸存下来的百姓们却没有像少年人自己猜测的那样,把家破人亡的帐全算到他的上。百姓们还记得上回张金称打来时,是谁带着乡勇第一个冲上了城。也还记得全县官吏吓得畏畏缩缩时,是谁主动请缨,想方设法骗走了张金称。

“明天大伙无论多冷都过来看!”咬着牙,渐渐散去的百姓们小声相约。“看那对狗男女有什么好下场!姓朱的真是瞎了,好好的女儿不嫁给程教,却非嫁给周家那狼心狗肺的兔崽!”

“能不明察秋毫么?衙门里的董主簿都主动站来揭发了。姓林的每年收多少好,断多少冤枉官司,他还不是都在旁边看着!”也有人不服气,小声跟大伙嘀咕。他这样说,倒不是因为觉得林县令死得冤枉,而是觉得张金称不该放过了林县令的心腹董主簿。馆陶县谁不知,这两人穿的是一条。林县令所的诸多恶事,过半都是董主簿帮忙的主意。

七八颗血淋淋的脑袋砍下来。无论是告状者和把在门后偷看者无不叹服。更有些怨恨压抑久了的人,在自家屋里焚香祷告,落泪无声。

“就他聪明!”议论者对董主簿的行为很是不屑“要说跟林县令结怨最的,就是咱们馆陶县的程教。可你们看看程教,从始至终,都没站来指责过林县令一句!”

他一拍桌案,林县令上就要吃苦。打到最后,素来懦弱的林县令居然发了狠,凡是别人指控自己的罪名,不再抵赖,全都招认不讳。供词足足记录的四十几页纸,每一项照大隋律法都是死罪。张金称也是胆大包天,居然命令林县令签字画押,然后派人快将供词到武郡城里边去了。

整整审了一天,到了掌灯十分,薛二当家才有机会停下笔。这林县令在馆陶为官一任,没工夫造福一方,敲诈勒索,巧取豪夺的事情却了不少。更有些收受贿赂,颠倒黑白的手段,连张金称大贼听了,都气得连拍桌

当天午夜,林县令和心腹爪牙等十余人被绑到街开刀问斩。临刑前,这个曾经的父母官大人本想说几句场面话,抬看到围观者鄙夷且愤怒的目光,长叹一声,将低了下去。

到了第二天审问林县令的时候,前来告状的苦主一下就多了起来。照尊老敬贤原则,张金称命令年纪大的喊冤者优先,苦难的告状者随后。由二当家薛颂带着纸笔,依次记录大伙的委屈。

“明天要审问老周家的人。程教的媳妇,就是被老周家抢走的!”黑夜中,有人轻声嘀咕。带着几分期盼,几分快意。

朴素的人群中,也简单,恨也简单。

听到这话的人,忍不住回言“人家董主簿那叫将功赎罪。你没看张大当家对他那样么,将来少不得要大用他!”

一通板打过,衙役们都招认了犯罪事实。又有拎着鬼刀的喽啰走上前,像拎小一样将贾捕和他的徒徒孙们拎到十字路,当众宣读审讯结果,然后手起刀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