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7章拜相(3/3)

,杨浩即便再忙,对这些活佛们也不敢怠慢,每天接见、拜访,馈赠经卷、许诺支持,可谓不遗余力,那些活佛们见杨浩对他们如此礼遇热情,对他自然也是赞不绝口,杨浩“岗金贡保”的身份再度得到了确认和强化,经由这些活佛们的宣传,现在就算最先承认他护教法王身份的达措活佛出面否认他的身份也不可能了,杨浩的影响力已直接渗透到了每一个佛教徒的心中。

几天之后,杨浩才稍稍清闲了一些,这才与狗儿一同去探望他救回来的那位种进士。杨浩如今求才若渴,范思棋

一个秀才都能被他委以重任,听说这个种放老中了进士,学问没有大成,弃官不做,归隐山林继续研习学问,对这样好学的人物就算没有狗儿这一层关系,那也是要见一见的。

种放此时伤势已然大好了,他正在对父亲一生的诗文学问进行编撰、校定,以便印刷成书,留传后世。见恩人马碳和河西陇右兵马大元帅登门造访,连忙搁笔迎见。

杨浩原先还有些担心他是个只知道穷究学问的书呆子,不想言谈之间有意试探,竟发觉这位种进士不但与政治、吏治、经济方面颇有独到见解,就算是军事方面,那也是提纲契领、高屋建瓶。

这个种放的才识学问、满腹韬略,竟比徐铉、萧俨那样的治世能臣还要高明几分。

尤其难得的是,此人文武全才,杨浩在当世强国宋、唐、契丹都待过一段时间,在他看来,若与此人机会,唐国宰相陈乔、宋国宰相赵普,一世功业都要远不及此人。

杨浩如今手下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虽说比起宋国的名将如云还稍逊一筹,可是有了杨继业和张浦,手下至少有了两位帅才。但是文治方面,只靠大哥丁承宗和徐铉、萧俨撑着,这三人中,丁承宗虽然心思缜密,智计百出,但是格局气量还是太小。

而徐铉和萧俨,经过这么段时间的起用,杨浩已经开始发觉,他们两人是守成之臣,若是江山已定,按部就班,因循治世,他们可以如鱼得水,然而打江山闯天下,他们终究还是差了一筹,可这种放,简直就是未出茅芦的诸葛孔明,如果说杨继业、张浦是统帅级的人才,萧俨、徐钵、丁承宗是能臣干吏,那么这种放,就是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了。

杨浩如获至宝,立即提出要拜鼻放为节度副使,至于理由,自然是建功立业,荣耀门媚,造福一方,名垂青史一类最能打动人心的话。

初次见面,杨浩竟以如此高位相奉,实在大出种放意料。不过他想起父亲要他弃官归乡深研学问的嘱咐,不禁又有些犹豫,反例是种夫人,听说丈夫区区一个进士,只消点点头,立即就能成为从三品的高官,不禁喜出望外,立即从旁规劝。

狗儿见杨浩对她救回来的这个书生如此器重,自然也要帮腔,夫人这么说、恩人这么说,杨浩对他的器重又走到了如此地步,种放便有些动了心思。杨浩见了又趁热打铁,答应让他先接下这个职务,待完成为父亲著书立说的心愿之后,再正式赴任,于是种放便答应下来。

杨浩是河西陇右兵马大元帅,这是虚衔,实权是横山节度使,节度副使是丁承宗。种放答应辅佐他之后,杨浩迫不及待,立即在芦州便发出谕令,任命丁承宗为节度留后,种放为节度副使,这个种姓书生一下子便跃升为杨氏政权的第三号人物,令得正在密切关注杨浩动态的敌我各方乃至杨浩政权内部都纷纷猜测,摸不清这个窜升速度比杨浩还快的官场传奇倒底是什么来历。

杨浩得了种放“心怀为之大畅,就在这时,两个消息却接路而至,第一个消息是绥州刺史李苤禄和投奔绥州的李继筠同时遇刺身亡,绥州士卒在丛林中找到几具尸体,身上俱都携带着杨浩军中特有的一品弓。李苤禄幼子李十二受三军拥冀,继承刺夹之位,同时与静州刺史、育州刺史上书朝廷,自陈清白,撇清与李光睿的关系。第二个消息却是他的义父李光岑病情逾加严重,要他马上赶往夏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