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自己学历差距那么大的父母能走在一起,不正是历史造就的吗?作为文革后诞生的一代人,他不想去质疑什么,要没有文革,自己都未必能存在这个世界。
这东西他写得实在不少了,从小学到大学不下百篇,实在是轻车熟路得很。写完检讨书的小男孩小心的把信笺折好藏
书包,开始掏
书本写家
作业。
父母起码还要有个把小时才会上楼,吃晚饭刷锅洗碗,和楼上楼下的邻居们聊天说笑。安然小同学铺开了厚厚的信笺,开始写着重生后第一份检讨。这个是必须先完工的,不能让最重视学习成绩的老妈看到。
“上课要认真听讲,下了课也要去活动一下。老妈就指着你考北大清华争光呢。”母亲咯咯的笑声,搂着儿
的小肩膀。这是卫兰最大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儿
能像他的外公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的东西,对于大学毕业的人来说很简单。语文、数学、英语,二十分钟不到全搞定,接下来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未来规划。
“急什么,再多吃。”这是爸爸的。
安然闷吃着饭,对父母的争论不置一词。将来的世界是怎样他一清二楚,没有知识是万万行不通的。要
着老爸的心思,读完
中就回厂里去当个工人,平平安安的过一辈
,就算重生前他都不
,何况现在还是带着作弊
回来的。
弟学校的小学教师。说起这个职业,她也算是女承父业了。安然的外公解放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材生,解放之后回到江东省会应天市一中的校长。文革的时候因为家
不好,再加上臭老九的职业,老人备受煎熬。
安然的格一贯如此,内心张扬外表沉默,嗯,典型的闷
男人。没办法,这是从小养成的,经历了三十年的洗礼,一辈
都无法改变了。
“儿,别听你妈妈的。你只要长得结结实实的,别总在外面惹祸就行了。”爸爸对妈妈的话很不以为然。小学毕业然后当兵分
到江南机械厂的他,从小就
正苗红,祖宗十八代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贫下中农,钢钢的红五类,向来不觉得书读得多是什么好事。自己老丈人算是知识分
了吧,记得自己刚结婚的时候要不是他带着厂里的同事去救,早就被红卫兵给批死了。
“我吃饱了,回房间写作业去了。”男孩一推饭碗下
的凳
。他没有什么主动跑去洗碗的意识,倒不是不会,只是不习惯。要真那么
,非把父母吓坏不可。
楼里是有路灯的,很暗。男孩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告诫着自己:“低调,一定要低调。”
“去吧去吧。”这是妈妈的回答。
检查写的很顺,洋洋洒洒上千言一挥而就,先叙述了今天错误的产生经过,才阐述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联想未来,展望过去,怀念革命伟人的尚情
,表现
一个孩
的追悔莫及。
文革过了不久,还没等摘掉右派的帽,老人家因为过去那十年的摧残一病不起,早在八十年代初就阖然去世。外公的去世后,安然的外婆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从此作为独生女的卫兰再没有直系亲人,只有丈夫和宝贝儿
,成为她
情的全
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