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七章 匆匆数年
冬去chun来,转yan已过了数年,现在已是大业五年的三月,从仁寿三年八月份算起,杨勇成为皇帝实际上也有三年半的时间。
这三年多时间来,杨勇zuo了五件事,一是重新划分地方行政区域,撤并一些重复设置的州县、二是重修律法、三是大力提倡官学、四是开建永济渠、五是大造战船。
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混luan,周朝末年,计有州210,郡580,县1124;平定陈后,隋又得南朝30州、100郡、400县。因此隋初共有州241,郡680,县1524个。
基本上一州领五到六县,郡一级却形同虚设,官员机构隆zhong不堪,以至朝ting到了年底窘迫到连官员薪俸都无法发放的地步。
开皇三年,杨jian果断地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制度。于开皇九年(589年)平定南陈统一全国后,杨jian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推行至全国,到仁寿时,仍然有近二千个地方行政单位。
杨勇登基后,朝ting重改州为郡,并对bu分州县撤并,大业五年,全国郡为190,县1255。比起仁寿年间又减掉了五分之一郡,五分之一的县。
这么多的行政区域撤减,自然产生了许多去职的官员,不过,这些官员也不是没有去chu1,大隋正是蓬bo发展之时,朝ting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十五员,司监察之职,运河的修建和guan理又需要一大批官员,加上纺织业的大发展给工bu和hubu又增添了不少官员。除非是少数实在没有能力的官员,否则都基本得到了新官位,撤并五分之一地方行政区域后,大业五年的官员总数比起大业元年还有所增加。
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对于一个朝ting来讲,随着开国后承平时间越久,官员必定会越多。直到后期甚至会产生大量冗官冗员,这一点,宋朝无疑是典范,以至于到了明朝则矫枉过正。万历年间还有大量官职空缺,朝ting对于地方地掌控全bu依靠地方士绅,民间空有大量财富,政府的税收却少得可怜,加税只能落到最贫穷的老百姓tou上,最终被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压垮。
官员太多固然不好,官员太少也会chu问题。这其中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yan下大隋官民比例还chu1于一个极低的水平,暂时不用为官员增加而担心,撤并地方行政区域只是为了能更好的贯彻朝ting对地方的掌控,若不是现在还不成熟,郡上面有必要再设省一级,这样一来,虽然还是回到了原先地方三级行政制,不过,比例要比原先合理得多。大大减少机构的重复。
新地大业律已经在大业三年颁布,相比于开皇律,从十二篇增加到了十六篇,比起以前多了契约、jiao通、卫生、专利四项。
前三项都很好理解,契约对于商人来说是一个好东西。以前虽然有房契。地契等wu,不过。商人jiao易多半还是依靠dao德约束,只是口tou约定,而契约则除了dao德约束外,明明白白的将双方的jiao易内容摆到了纸面上,刚chu来时,许多商人依然an照原先的zuo法,对契约并无多大兴趣,后来尝到甜tou后,买卖中签订契约地比例越来越高。
jiao通、卫生两项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自从有了jiao通、卫生两项法律,京城的chu行和卫生状况大有好较,至少大街上不会再有人骑ma横冲luan撞,也不会到chu1是大牲畜的粪便。
只是专利一项却有些让人模不着tou脑,直到有一名织厂女工再一次改进纺机构造,将织布的效率再次提高一倍,农学院hu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