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舅舅打算如何应对呢?”韩煜问。
郑玉成吁一
沉重的气息,继续说:“也罢,你不
为官,舅舅不
求,检校的职衔就先给你挂空在这里,只是在内心上
到很对不起你父亲。”
“舅舅,朝廷应该下诏讨贼了吧?”韩煜问,现在是六月,正是徐鸿儒起义
峰的时期,
理说也是朝廷该有所举动的时候。
郑玉成脸变了变,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外甥不太寻常,怎么会突然如此了解军务事宜呢?他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打算追问这个问题,而是
:“青州府确实有一个卫所的兵力,大概五千人,只不过那是四年前的事情。这两年
阶军官
吞中阶军官的
田,中阶军官就夺占了军士的
田,
的低阶军官以及士兵无以生计,纷纷逃走,现今在编的军兵不足两千人。”
“舅舅,山东巡抚赵彦大人似乎已经开始增兵要地了,青州形势这么危急,首当其冲会被列其内呀?”这一
是韩煜知
的历史,于是说了
来。
郑玉成脸仍不见好转,说:“刚才徐同知已经带了话给我,朝廷在月初委任杨肇基为山东总兵,正在济南府集兵四万。但是
照
下的速度,恐怕杨总兵还未
兵,我青州府已遭围困了。”
韩煜知当时徐鸿儒的起义震惊了大明朝野,揭竿而起的数万起义军几乎控制了山东境内的运河,用小舟阻
河
,造成了京杭运河山东段全面
痪。不过历史上虽然对于徐鸿儒起义的年代不确认,但是起义持续的时间则公认是从五月到十二月,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被官军剿灭。
韩煜沉了沉气,赵彦在历史上的名气比杨肇基还要更重一些,为人沉
而智略过人,任职兵
尚书,现在正巡抚山东。想必赵彦此时闭门练兵自然会有自己的
理,明末军心涣散,疏于训练,相对那些平日田地
活的农民来说,恐怕还有所不及,仓促整兵
战,未必是明智之举。
杨肇基算是明末时期的名将了,家中世袭军职,在七年后,也就是崇祯五年便升任大同总兵,领蓟镇西协,徐鸿儒起义被镇压可以说是他的军功第一步。虽然杨肇基的历史上的作为并没有多少笔墨,但总算是一个奉公守纪的人,这一在明朝混沌的末年也算是难能可贵了,韩煜对他还是颇有好
的。
“自家人就不需要这么客,”郑玉成罢了罢手,神
微微黯然,说
“徐鸿儒这个贼
已经闹得满省风雨了,
野、郸城、范县、崔
等地相继失陷,匪
目前正在围攻曲阜。刚才我与青州卫指挥使谭旭、同知徐盛等僚友会过面,大家都认为如果曲阜陷落,青州就会成为匪
下一个目标了。”
“真是让舅舅心了。”韩煜连忙
歉,自己一个月不理公务可是亵职罪,好在舅舅
为知府帮自己挂空职衔。
明朝卫所军队采用世袭制,一代为军,孙皆为军,国家给予屯田供养生活,平日里二分巡城八分耕田;除大量军屯外,还实行商屯作为补助手段,即
“开中法”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只是到了明朝
韩煜在这个时代的记忆是缓慢合的,他现在记起了自己的父亲韩善在京师都察院任职副都察御史,这可是正三品的大官。但是为什么父亲会想让自己这个独
来到青州府
一个不
的检校?难
父亲早就预见魏忠贤一党在两年之后会被崇祯皇帝扫决,所以故意让自己远离是非之地!
郑玉成神
了一丝惊诧,说:“没想到你整日闭屋不
,都知
赵巡抚的消息,就连舅舅我也是刚刚才从谭指挥那里得知的。”他顿了顿,语气转为懊恼“赵巡抚现在
在济南府,仅仅是在督促杨国栋、廖栋檄两位都司训练民兵,大难当
,他哪里顾得上这边。”
“青州府应该有一个卫所的兵力,再征集一些民兵,料想是应该能持到援军的到来。”韩煜表情很镇定。明朝的军事制度是以卫所为单位的,通常一个卫的标准兵力是五千六百人,当然
据不同情况也会有不同的编制,比如辽蓟地区共有九个卫,兵力却在三十万左右,平均每个卫有三万多人。
郑玉成摇了摇,一脸无奈:“赵巡抚只是下令全省戒严,严防各地城镇,所有军
开始备战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