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经济之dao上(2/2)

而大唐的官制相当严谨,在一般情况下,寻常官吏不知要经过多少努力,才能通过考课官升一级。所谓“考课”就是在一定的年限内,考察自中央至到地方的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朝廷政令的表现,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在天宝以前的鼎时期,也就是玄宗皇帝还励图治的时候,中央集权制一步加,对官吏的选择和考察也更加重视,考课也就更为严谨。每年都需经过一定的考课,称为小考每隔三年举行一次大考。其中,名目有“四善”“二十七最”之多。三年的总考课成绩可以导致“诸禄之官,考在中上已上,每一等,加禄一季;中下已下,每退一等,夺禄一季;若私罪下中以下,公罪下下,并解见任,夺当年禄,追告!”由此可知我的这一系列的任命会在人们心中留下什么样的震撼!而我在没有完全了解这些人的品的情况下(他们当然这么认为了),直白地提任毫无功勋可言的人以位,甚至更委以“统一货币”这个何等艰、何等重要、何等的的重任,因此,李、郭二人纵是智谋通神,也被我的举措震惊一时。

我的心念由官吏的“考课”想及选人才的“常科”科举,便转而向李:“长源,本太孙以为之前科考中常科所试的内容,殊不合实用。请长源斟酌改制,使我大唐选拨人才的科举制度,更臻完实用!”李闻言,回过神来,以为然地应是:“微臣领命!殿下此举确实是造福士林的好事,由此,不仅可以招揽到真正的可用之才,而且或能革除酸儒们的书呆之气!”郭仪也颇为赞同地称好。

、才堪任用的人才自动地送到我的面前,我何不直接分派他们职司呢?如此一来,一则,可以立竿见影地向天下人证明我励图治、任人唯才的决心;二则,由此榜样,如此一来,天下贤士良才,必然闻声来归!同时,也给那些皓首穷经的酸儒们一个震动…我需要的,不是摇赋伤悲秋,而是治国平天下的真才实学!

思索至此,我开:“莫若令王昌龄为门下侍郎,协助长源理门下省事务;适任天策府判官之职,总掌军法军纪;刘长卿为侍郎,负责规划统一货币之事;皇甫冉为礼侍郎,暂掌礼事务;白孝德官封金吾将军,掌护卫事务;元结任监察御史,监察百官功过。如何?”这个方案绝对是任人唯才、量才使了,适等人完全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斑适、刘长卿、皇甫冉、白孝德和元结的官位属正四品,而王昌龄更是三品的位!我对于这六人的任命,即便是李、郭仪也为我不拘一格而又果断的任人速度所震惊,要知,大唐虽从太宗皇帝时,就提任人唯才的号,但是所用之才,基本上都是经过血火斗争淬炼来的,很少在没有建树的情况下,被委以重任大责。而且晋魏以来的中正九品制虽然消亡,但是它的观念却还残留在人们的心中,还没有完全消失。

这时,岑参奉召而,还没有来得及向我行礼问安,我就一振神向他言:“明来的正好,明为人细,又曾在剑南掌资供应,且月前一路行来从安,见闻颇广,应该能提充盈国库、民众富足的方略建议,我们君臣正可探讨一下!”我心里暗想,算算行程,杜甫和杨炎也快该到京了,要是这二位在前的话,今天关于经济建设的话题,一定探讨得更加

岑参闻得我的言语,顿时默然思索。思索之下,他也忘记了见礼。良久,岑参轻吁了一气,目光一扫,向我躬:“微臣倒思得几富民之,还请殿下和长源、仪看看是否可行:其一,自殿下创建制茶之法,及授于南诏以来,饮此新茶之风,迅速传由南方长江域漫延到北方黄河域,自邹、齐、沧、棣诸州,渐至京邑,南茶北运茶大行,但因供不应求,价格异常昂贵。臣想,以前饮用汤茶之时,茶之名品繁多,殿下何不在这些地方设立茶作坊?”岑参话语至此,见我神情有些犹豫,一思之下,知我是顾及南诏茶行的利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