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崇政殿上(2/2)

“二王之至此完全结束,我大唐当前虽说东北尚有安贼余孽,世宇尚未彻底地靖平,但众卿都竭心尽力地辅佐着朕,希冀得以重振大唐,朕心甚之!笔而,朕决定今日封赏一些有功之臣!”我待得殿下百官心念平稳,再次一扫众人,而后沉缓地说

!而今我的嫡系心腹都如此而言,我这个君主的心思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心机灵动者帘知取舍。之前附议恕忠王之死的三位大臣自也暗暗后悔不已。

至此,满朝众多文武大臣纷纷附议,表示该当鸩杀叛犯上的三王!由此,我心上的一块绊脚石,可以除去了。我心中为此固然有些欣喜,但在观察到大臣们察颜观见风使舵的行事作派后,却使我不由暗暗皱眉。我忍住心中两截然不同的情绪波动,依然沉缓地说:“众位卿言之有理,符宝郎且草拟旨意:忠王、永王及广平王为皇室宗脉,不思尽忠大唐,反而起兵作,祸天下,先帝也因此薨于利州,其罪终无可恕,念其终是皇室一脉,赐其全尸,特着朕随太监陈靖奉上御赐的三杯酒,使其求恕于先帝的座下!”

“臣以两位大夫的意见为然!忠王等三王为一已之,起兵作,既祸于百姓,又使先帝薨于利州,实在是罪无可恕,赐鸩其,留其全尸,已算大是慈悲了,怎可恕其万死之罪?”作为掌刑法的刑侍郎吉温首先班,开大声支持二位节度使的意见。大唐的节度使一般都挂有光禄寺大夫的名号,到后来只要是节度使之职,不论是不是有光禄寺大夫的名号,在习惯上都尊称为大夫。见我曾为之赦免罪行的吉温,捷足先登地班附议,有许多大臣也脆纷纷随之班表示赞同。宗正卿李临珐的脸登时更难看起来,心下在惊于朝臣反响如此之大的同时,不由有些暗暗懊悔,自此更不敢接语多言了。

要知我刚刚登基称帝,便自引兵前往原州,此次回返长安也是时日不长,一追随我的臣属,都还没有来得及得到我的封赏,何况只是随侍我左右的太监陈靖?所以在我的旨令中,暂时只能称陈靖为随太监。陈靖恭敬地应声遵旨,接过符宝郎挥笔而就的圣旨,徐徐地躬退向殿外。自有内侍省奚局的太监,代为准备献三王的“酒。”

当初在我兵发渤海之前,考虑到军阵之中的莫测,我便把玄宗皇帝所赐的皇帝玉玺,暂时还与他老人家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玄宗他老人家竟在利州晏驾!在我赶到利州以后,玄宗他老人家的闱局丞刘铭,将象征皇帝份的九颗玉玺全数恭献于我。所以我现在可以完全符合礼法地加盖任何文件奏章。而献玺有功的刘铭,也被我迁为专门掌印信的符宝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