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六十五章 论jiao论商
刘晏连忙扶向第五琦,口中忙不迭地说dao:“第五兄何至于此,这不是折煞于我吗?”第五琦却以手把住刘晏的手臂,语挚意真地说dao:“禹珪之前的拜师话语姑且不论,只论恩师的如海智慧,无遗的筹算之jing1,就令禹珪瞠乎于后,望尘莫及,禹珪于此更知自己的浅薄!叹往昔,禹珪有目如盲,竟试图与恩师争高论下,时至今日,禹珪如梦恍省,万望恩师不弃愚钝,列禹珪于门墙,以使禹珪的见识再得提点,多获教益!”
“第五兄如此挚真诚意,小弟也是乐见其成,刘兄还是不要再推托了吧?”我见第五琦如此语真意切,刘晏却兀自不允,而我私心之中又有所成算,便开口助言dao。
刘晏却面容一肃,执拗地要将第五琦搀扶起来。第五琦如今对刘晏心折莫名,真心拜师,所以一见及刘晏如此沉肃的表情,一时竟不敢违逆,不得已间,他只有顺着刘晏的搀扶力势站起shen来,但面上自是有些挂不住,现chu一片赫红。
刘晏见及第五琦的神se,不由长吁了口气,面容一缓,然后他徐徐说dao:“禹珪不要妄自菲薄,论才学,禹珪也是天宝年间的常科进士;论能力,禹珪督掌度支使之职多年,钱粮无差,无误于职,这是士安所不能比及的地方!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士安只不过勤于思考,偶有一得之愚罢了,岂敢妄为人师?若禹珪如此执迷jian持,那将士安置于何地?禹珪又何以自chu1?”
言语至此,刘晏语气一缓,真诚地说dao:“若禹珪不嫌士安未科而仕,士安愿与禹珪结为异姓兄弟,成通家之好!”刘晏的这番言语真可谓是托心之语。我和第五琦闻之,心下也顿悟刘晏的苦心。要知dao,自隋唐而后,原先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门问入仕制度虽已渐渐消亡,但个人所chushen的门hu及入仕的途径,却成为官场世俗衡量一个人能力、能量的重要标准。
其中常科进士的shen份。犹为文人所珍视。更有“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mei”的说法。这第五琦既为天宝年间的常科进士,不啻shen价陡升。并且他为官多年,chu1事jing1明。从来无差无误,更是“考课”中的翘楚人wu。(所谓考课,就是对官吏的功过、品行和才能规定的一tao考he制度。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朝廷法令的juti表现;课,就是依照朝廷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官吏依考课得chu的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可以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jin密的联系。)
而刘晏却如无gen地飘萍,既没有豪qiang的家势。也不是恩点的常科进士,他甚至连制科的边都挨不上。在很多文人yan里,他只是个因献诗赋而得入仕的寒士而已!试想,如果刘晏同意收第五琦为弟子,那么,他们将分别面临许多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