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百零八章号十五万(2/2)

而如今我既知贼军的主将是呼罗珊总督阿布嚼斯林,他所统帅的军队几乎可以说是大国整个东的兵,我何不也号称一下呢?如此而为,即没有粮草的不足之虑,还能稳定西域民心,降敌士气。

对于西域当前的势力形势这些使者们当然心知肚明,我如此明白地挑来,除了表明我无意武力占他们国族的立场外,再就是通过这些使者的嘴,敲打一小撮亲近吐蕃的西域势力,让他们知取舍。至于驻兵康国和吐火罗、小律,表面上当然是防范大和吐蕃了。

西域诸国使者听罢我的回答,心也是一震,面上虽仍带笑容,我却看他们心里都是喜忧参半,对于他们畏忌大唐乘机扩疆展域的心理,我心中暗叹西域诸国无人矣:依照大唐煌煌气象,对于大唐臣民视若绝域的西域又怎么会用武力夺取?当日伊吾国主动举国内附大唐,太宗皇帝也没有立即真正接收,直待伊吾臣民的一切风俗习惯与大唐民无异,才正式将伊吾归为大唐版图。如此扩疆展域,才是稳固百年的上乘手法,这也是我打算搞同化的主因。

域外征战本就变数颇多,实不能轻易暴自己的真正实力,否则先机尽失之下,比较容易被敌人算计。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西域诸国虽是大唐的属国,对大唐朝廷表现得恭顺异常,但知人知面难知心,即便各国国王对大唐忠心不二,可谁能保证西域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国中,没有类似葛逻禄般居心叵测、见利忘义的佞臣人!纵观历史,不论于什么原因,历朝历代都有在兵力上虚张声势的征战,动不动“号称”十万人,其实实际只有“号称”数的一多半而已。

然而,我却答:“大贼起兵十五万来势凶猛,朕为了尽快扫平战稳定百姓,也决定在西域动用十五万兵!众卿以为如何?”

不过,我既知西域诸国使者心里喜忧参半的原因,自有解决的办法。我不待使者们回答,接着继续说:“其实,论及现今西域所真正的局势,众卿也毋需讳言!原本西域的局势可谓是非常微妙:大唐由东而西,吐蕃由南而北,大由西而东,三方势力在西域汇。在西域的吐蕃军队已于两年前的小律之战,被卿等的山地之王所灭,朕此次御驾东征,则是解援西域,西击大!届时,大退西域之后,整个西域的臣民将恢复平和的生活,十五万大唐兵将回师十二万,只留下三万将士,分驻康国和吐火罗、小律!”

,因此,现在我打算用于西域的兵已经达到了十三万!而大贼虽然兵十五万,但只有呼罗珊本四万宗教战士人是翘楚锐,其余人都是被黑衣大控制的属国军队,战力并不是多么悍。如果不是想在打痛大贼的前提下速战速决,大唐五万兵足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