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上书房考课(2/2)

“啊哈。”康熙老爷的好奇心还真给调动起来了“好你个小崽,跟皇阿玛也打起埋伏来了。”

“是,皇阿玛。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胤祚开就来,一直从《学而篇》背到了《先篇》,共千余字,中间不带任何停顿。

“哦?能背几段给皇阿玛听听吗?”

儿,一生辅佐三帝,可谓是有清一代最为杰的女,康熙只所以能上位,乃至擒鳌拜、亲政都离不开这位孝庄太皇太后的帮助,康熙对这位皇祖母一向是尊敬有加,孝顺得很。此刻一听胤祚外为孝庄太皇太后准备寿礼,十分的怒气便消了八、九分,同时也有些好奇,想搞明白这六儿究竟准备了些啥东西,微微一笑:“难得六儿有如此孝心,朕心甚。六儿究竟准备了些啥稀罕,能告知皇阿玛吗?”

“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已习到《论语》了。”

“皇阿玛恕罪,儿臣只能说贺礼是这世上原本没有的东西,其它的到时自然见分晓。”胤祚暗地里吁了气——好歹是先把老爷注意给转移了。

“好,六儿这书读得用功,不错,该赏,小六儿,要皇阿玛赏你些什么?”康熙这赏赐可就大了——这时节皇上就是天,说来的话那叫金玉言,赏给你啥,你还都得接着,哪怕是赏你自杀,你也得磕谢主龙恩,这赏赐任人挑还真是一回,下面几个阿哥那脸可就难看到了极

康熙自己就是个博学多才的主儿,对于饱学之士向来看重,原也知记忆力绝佳,天赋过人,对于胤祚能背这么大段文字,倒也不觉得意外,相对于能背诵,他更关心的是能不能知其所以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何解?‘先于礼乐,野人也;后于礼乐,君也。如用之,则吾从先。’又何解?”

“嘿嘿,孩儿这也是想让太皇太后兴一回不是,皇阿玛就放过儿臣一遭吧。”胤祚腆着脸笑

前一句自《学而篇》,曾所说,大意是: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后一句是《先篇》中孔夫所云,大意是: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这些古文对于现在的胤祚来说并不难,开就有,潺潺而谈,时不时地还加上些前朝大儒们的评注,外带自己的一些看法,别说下面的阿哥听得睛发直,就连康熙也听得津津有味。

“好,这事儿就先放在一边,若是贺礼不能让太皇太后满意,小心你的。”康熙笑骂了声,算是饶过了胤祚私自的错,但接着脸一板,开问起了功课:“六儿,学小半年了,都学到哪了?”

胤祚心里那可是乐坏了:哈,总算逮到这个机会了!一开却让满屋的阿哥们心里不是滋味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