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跟太子走得很近,时常在毓庆宫出入,颇有番太子党的架势。另外据查,四爷府里地那位高人名叫唐国鸣,字亦山,号灵叶居士,洛阳人氏,专治周易,属纵横一脉。依玉露看来四爷能有大动作的不外乎两条----一是粮道,二是盐道。”
唐国鸣?纵横家?粮道、盐道?胤祚若有所悟,点着头道:“户部所管的两件头等大事就是粮道跟盐道。粮道一事本王已经在办,如此说来,老四这货打算在盐道上下手了?”
“不错,现如今阿哥们是三足鼎立。除了太子、王爷、八爷外,其他阿哥要嘛羽翼未丰,要嘛才具不足,根本无法影响大局,四爷若是想打破僵局,成为第四角,他就必须做出成绩,用实绩来说话。盐道一事就是四爷地算盘。”林轩毅接口答道。
“嗯。是这个理儿,本王该如何应对?”胤祚探询地看着自个儿的两大谋士。
“盐道关系重大,非但关系到百姓的福祉,也关系到朝廷的岁入,以圣上地圣明。不会看不出其中的弊端,此事有可能是出于圣意,王爷站一边看着就是了,不必插手。”邬思道斩钉截铁地答道。
“不错,厉河也认为此事王爷不必插手。”林轩毅也毫不犹豫地赞同邬思道的观点。
不插手?可老四要是真的成了事,那岂不是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如此一来,将来要对付的敌人可就多了一个,这不是有点养虎为患吗?胤祚心里头有些奇怪,为何两大谋士都不赞同自己插手此事,难道趁老四没站稳脚跟。一脚将其踹倒不是更好?看着胤祚脸上那狐疑的神色,邬、林二人都笑了起来,闹得胤祚更是迷糊了。不知道两大军师在搞啥名堂。
“王爷,古时的三国打了几年?”邬思道笑呵呵地开了口。
三国?厄,不记得了,貌似前后打了七十多年吧?好端端地问这个干嘛?胤祚搞不明白三国跟眼下的事儿有什么瓜葛,在堂上来回踱了几步。认真地想了一阵。突然眼前一亮,明白了两大军师地用意----三角是最稳的站法。三国之所以打了如此多年没法子结束,就因为彼此间时分时合,相互算计,所以大家伙玩得虽起劲,可都没法子吃掉对方,到末了三国都叫人给灭了。眼下的局势若是不打破,自个儿要想登上大位根本没有希望,只有将水搅浑了,才能摸到鱼不是?嘿,不但要让老四出头,其他的阿哥最好也冒出来,大家伙来场混战,水浑了,咱才好摸鱼。
“好,既如此,本王就不插手,看老四去整,明日早朝本王就站着看好了,不过本王不插手,老八那头却是难说得很,盐道上老八的利益却是很重地,一旦老八出手,老四未必能落下个好来,本王该如何自处?”胤祚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王爷尽管放心,八爷必定会插手,但不见得能讨好,估计还得因此挨上几板子的。”邬思道幽幽地说道。
哦?挨板子,嘿嘿,老爷子的板子可不是那么好挨的,咱可是挨过好几次的了,那个疼,嘿,还真***难受。胤祚尽管心里头尚存疑虑,不过见两大谋士都老神在在的样子,也就没再多问,打定了主意明日一早上朝看耍猴戏去。
天色不早了,明日还得上朝,胤祚让邬、林二人早些去歇息,自个儿悠哉游哉地往后院而去,刚走入后院,黑咕隆咚地冒出个人来,一头跪倒在地,哭哭啼啼地道:“主子,您大人大量就饶了狗儿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