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二十五章请君ru瓮(2/3)

这段时间以来。康熙老爷也没闲着。不但他自个儿反复思量胤祚的那份折,跟齐、张廷玉等上书房大臣也议过了好几回了。以老爷明自然能看得发行纸币所带来地益,也知胤祚这份折在大理上是没问题的,当然老爷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九日早朝,议的就只有一件事----钱法变革,众臣们经过了多日的准备,各自上本奏事,满朝堂奏本飞扬煞是闹,只不过大多数朝臣都是跟风而已,说来说去压儿就没什么自己的东西,大多是拿着胤祚前所上的那么折炒冷饭罢了,自然是赞同的多,可反对的也不少,尤其是上书房大臣王更是指北宋时期王安石变法发行钞导致价飞涨,朝廷财政败坏为例指纸币发行会危及朝廷信誉,认定胤祚的折实行起来风险极大。

呵,有意思,这货跟范时捷一个想法,只是此人过于耿直,没有范驴,不过也好,让此人跟老四去打打擂台倒是不错。胤祚一想起将来杨名时整日价老四地可能,不禁有些莞尔,笑了一下:“如此甚好,杨大人请回吧,这折本王定会再细细思量一番,后日早朝,本王定会表奏杨大人之功。”杨名时也不多话,恭恭敬敬地弯腰行了个礼,径自离去。

风险?嘿,是不小,但并不是老王同志所说的那风险。得,老王同志一站来,这朝堂之争也就到火候了。嘿,该到咱上场表演一下了。胤祚大步走上前去,一跪下:“皇阿玛,儿臣以为王大人所言缪矣,王安石变法时所发行地钞其意在于敛财而不是便利百姓,再者,北宋所发行之钞乃是以朝廷信誉为抵押。并不是以库存金银为本位。一旦发行过量,钞贬值就再所难免,由此所带来的朝堂威信丧失则势在不免。儿臣前折所言之发行纸币却并不是以朝廷威信为质押,而是以库银为基准,此与钱庄发行银票相类似,但又有所不同,朝堂发行纸币的是便民及赌上钱法币制地漏,并不以敛财为目标,儿臣所奏之事在大理上是可行地。然因未有前例可循,其中疏之在所难免,只能以之为草案,反复摸索研究方可行定事,请皇阿玛明鉴。”

“杨大人此折甚善,本王以为可行。”胤祚看了看恭敬地站在自个儿前的杨名时,笑着说:“钱法一事关系朝廷财政,事多繁琐,着实轻忽不得,杨大人对钱法既有研究,本王自当向圣上保举杨大人,望杨大人能克己为公,莫失本王所望。”

祚看来,老四、老八明知面前是个大火坑,他们也得闭着睛往下,对此胤祚早就了然于心了,对于老四、老八这会儿忙着串联朝臣寻求支持胤祚除了暗自偷笑外,压儿就懒得理会,倒是对杨名时送上来的折很是兴趣,细细地看了一番,心中暗自兴不已----杨名时的折上不但列举钱庄运作上地实例,也指了胤祚原本那份折上的不少漏所在,条理清晰,言之有据。

胤祚的话里再次透招揽之意,杨名时虽耿直却不是傻,自然是能听得来,只是他素来不愿参与到阿哥们的争斗中去,听了胤祚的话,面淡淡地没有一丝的激动或是得意之情,只是恭敬地答:“下官朝廷奉禄,自当为国效力,以报圣上洪恩。”

王一发完言,朝堂上顿时有些冷场起来,大家伙都是读过史书的人。自然都知王安石变法失败地事儿,再说康熙老爷向来反王安石其人,谁也不想成为王安石第二不是?就这么着,大家伙都闭上了嘴,谁也不想再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