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协议,准备文地不行便要动武,两国的数支舰队已经从欧洲出发,正在向亚洲集结;英、荷两国已经秘密接触了日本幕府,已有达成共识地意向,英、荷两国共同武装日本幕府军队,准备对大清驻扎长崎之军队发动攻击,英、荷两国不但将在外交上,甚至在军事上支持日本的行动。
无论是日本幕府还是英、荷两国的举动都早在胤祚的意料之中,这原本就是胤祚雷霆计划中早就算到的事情,也无甚出奇之处,只是原本按照胤祚的预计,这场仗原本该是在去年就开始了的,若真是如此,那胤祚的乐子可就大了----陆地上要打老毛子,海上还得对付英、荷两国,家里头老八还闹腾个不停,内外交困下,胤祚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撑不住了。
幸好,只能说是幸好,民主国家地战争准备速度总是不如集权国家----英、荷两国在贸易上是吃了大亏地,由于胤祚多出少进的政策,两国的国内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破产者众,不过也有不少人因为跟中国贸易而发了大财,要想对中国发动战争就必须在两国所谓的议会中通过,那些发了财的议员生恐因此断了财路,自然会竭力反对,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那就是少不了的了,而这就给了胤祚足够地时间来解决老毛子与老八的问题。
仗是肯定要打的,这一点胤祚心里头明白得很,可该怎么打,何时打却有个讲究----现如今大清的海军在武备上要超出英、荷两国,就算舰队的总吨数也远远高于两国集结到亚洲的舰队,只是一者大清舰队只打过一场海战,还是对付日本那些小破船,正规海战的经验半点都没有,一旦全面开战,刚开始时,大清舰队战败是必然的结果,只是败得惨不惨地问题;二来英、荷两国并不仅仅只有亚洲那么点舰队,若是其欧洲主力舰队也南下得话,大清现有地舰队还真不够瞧的。
仗要打,还得按大清地意思来打,否则一旦败得太惨,胤祚的改革必然要受阻,再者现如今军制改革才刚起了个头,一切都还没走上正规,胤祚实在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跟英、荷两国同时开战。一想起军事改革的事儿,胤祚心里头便是一把火,对于挑起远东战争的老毛子胤祚可是恨透了----一场战争浪费了胤祚一年多的时间,若不是老毛子瞎搅合,这会儿军制改革早就走上正规了,胤祚军权在握,也无须担心与英、荷两国的海战时后院不稳了。